党建引领强担当 赋能教育显初心——海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工党支部 “强国行” 专项行动纪实
作为扎根海南教育与法治建设一线的基层党组织,海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工党支部始终以 “党建+专业服务” 为核心抓手,将法学学科优势与教育领域需求、地方发展诉求深度绑定,通过支部带头人引领、党员教师主动参与的模式,在师德师风建设、地方立法支撑、基础教育提质三大领域开展系列实践,切实把“强国行”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转化为服务海南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自贸港建设的具体成效。
一、赋能基础教育:为教师成长点亮 “师德明灯”
为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筑牢立德树人思想根基,2025年8月26日上午,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美丽沙分校举办“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师德师风培训活动。我院教工党支部书记、院长张霞教授应邀主讲,该校校领导及250余名教师参会。培训开篇,张霞教授以“师者初心育童心,以师德之光照成长”破题,结合时代热点案例与党中央政策要求,深入解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师德师风建设”相关内容,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师德师风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使命。张教授聚焦《教师法》等法规,通过条文解读与案例结合,阐释“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法律底色,引导教师以法治思维规范教学行为,让“四有”标准成为法律框架下的行动指引。围绕《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张教授从宏观到微观剖析政策背景与核心要求,帮助教师理解师德师风从“要求”到“刚需”的转变,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时代命题。张霞教授聚焦实践路径,扎根育人一线,提出师德践行三大路径。结合“扎根法律底线,守护童心成长”的核心结论,张教授梳理师德六要素,提出实践方向:一是以终身学习夯实专业素养,支撑育人使命;二是以高尚师德带动家校互动,营造尊师氛围;三是将师德要求融入教学细节,推动理念落地。针对教育数字化、学生需求多元化等趋势,张教授指出:师德表现形式需适应时代调整,但“育人初心、道德底线”必须坚守。同时,结合《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以典型案例警示教师严守职业红线。培训中,张教授通过三类正面案例传递师德力量: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郭强老师转化问题学生的实践、重庆教师深耕法治教育获评“全国普法先进”的坚守、乡村教师点亮留守儿童成长路获评“全国最美教师”的奉献;同时以师德失范反面案例,剖析其对学生、学校及教育行业的危害,引导教师敬畏职业、坚守底线。本次培训兼具政策高度与实践指导性,不仅为一线教师明晰了师德建设方向,更彰显了我院在教师素养提升领域的学术服务能力,为基础教育领域师德师风建设注入专业力量。

二、深耕地方立法:为自贸港建设注入 “法治动能”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进入关键期,地方立法作为保障改革、推动发展的 “基础性工程”,亟需专业力量赋能。9 月 21 日,儋州市人大常委会在海南法官进修学院举办 2025 年立法工作专题培训班,我院教工党支部再次发挥学科优势,由张霞教授应邀主讲《市级地方立法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操作》专题课程,为儋州市立法队伍 “充电赋能”—— 这是支部响应 “强国行” 专项行动 “服务地方法治建设” 号召的又一实践。本次培训为期 5 天,覆盖范围广泛:不仅有儋州市人大机关、法制委、法工委的核心委员,还有市政府各部门负责政策法规的工作人员,以及 16 个镇(办事处)从事基层立法联系工作的干部,共计 60 人参与。作为培训的核心课程之一,张霞教授的授课紧扣 “市级立法如何服务自贸港建设” 的核心命题,从 “理论 + 实务” 双维度展开:在理论层面,她系统梳理《立法法》的修订背景与核心条款,重点解读第十一条中 “只能制定法律” 的 11 类事项,结合儋州实际说明市级立法的权限边界,例如明确 “税收制度、民事基本制度” 等不属于市级立法范围,而 “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 等领域则是市级立法的重点方向;在实务操作层面,她以 “儋州市河湖生态管理立法” 为模拟案例,带领学员拆解立法流程 —— 从 “立法调研如何收集民意”“草案起草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到 “立法后评估如何检验成效”,每个环节都结合具体方法与注意事项,让学员快速掌握实操技巧。培训期间,张霞教授还参与了现场教学环节,与学员一同考察大茅远洋生态村的河湖生态管理项目。在考察现场,她结合项目中 “村民参与生态保护” 的实践,建议儋州市在后续立法中加入 “基层群众参与生态治理” 的条款,既保障群众知情权,也提升立法的可执行性。

三、法治护航师德:为崖州教育筑牢 “育人防线”
在第39个教师节的温馨氛围尚未消散之际,为进一步夯实三亚市崖州区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根基,筑牢教育领域的法治防线,9月24日,崖州区“文明门下大讲堂”第7期宣讲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特邀我院教工党支部书记、院长张霞教授主讲,以“以法治护航师德 以初心照亮童心”为核心主题,为全区百余位中小学教师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的授课。张霞教授围绕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要求,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法律条文解读、实践场景模拟等多元形式,系统阐述了法治视角下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她针对校园中可能出现的师德失范风险点,如学生管理边界、教育惩戒尺度、师生关系处理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细致讲解,引导广大教师树立“依法执教、依规育人”的职业理念,明确教育行为的法律底线。在“初心照亮童心”的专题分享中,张霞教授结合自身数十年的教育研究与实践经验,讲述了多位优秀教师坚守教育初心、关爱学生成长的感人故事。她强调,师德不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内在的职业信仰,教师要以爱心、耐心与责任心呵护每一颗童心,用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参与活动的教师纷纷表示,本次宣讲内容既有法律层面的专业指导,又有情感层面的精神共鸣,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引。崖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文明门下大讲堂”为重要载体,持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与法治教育系列活动,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为崖州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海口市的“基础教育师德讲座”,到儋州市的“立法赋能培训”,再到三亚市的“师德法治课堂”,海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工党支部以 “强国行” 专项行动为契机,始终将 “党建引领” 与 “专业服务” 紧密结合。未来,支部将继续发挥 “双带头人” 的引领作用,一方面深化与地方教育部门、人大机关的合作,开展 “法治进校园”“立法咨询进基层” 系列活动;另一方面组织党员教师研发 “师德法治教育课程包”,为更多教育工作者和基层立法人员提供专业支持,用法治力量护航教育发展,用党建温度助力自贸港建设,让 “强国行” 的实践成果惠及更多领域、更多人群。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