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育人功能,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根据《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高校与“大思政课” 实践教学基地结对行动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华南师范大学)与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结对共建。
11月5日下午,特邀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助理馆员、政协海丰县第十届委员、广东省博物馆协会社教委员、汕尾市第五届青联委员林雁冰做客华南师范大学,以“一个生死于理想的人—彭湃”“愿将此生长报国—彭士禄的故事”为主题,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深刻的思政课。
林雁冰从“彭湃与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彭士禄的科技报国之路”等多个方面,讲述了海陆丰苏维埃创建的光辉历程和彭湃领导农民运动的经过及武装斗争的历史,深切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强调了海陆丰人民不惧牺牲、在艰难逆境中勇于奋进的革命精神。同时也围绕彭湃之子彭士禄生平和贡献,深入讲述彭士禄的早年经历、科学成就与贡献,强调了彭士禄的家国情怀,激励当代青年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互动环节,林雁冰详细回答了同学们关于“如何理解彭湃‘生死于理想’的精神内涵”“彭士禄科技报国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等问题。魏则胜教授鼓励同学们从这节深刻透彻的思政课中汲取精神力量,磨练钢铁意志,心怀家国柔情,在学习和日后工作中踔厉奋发,肩负使命担当。
此次讲课不仅是一次革命历史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社会主义建设先行者的奉献精神,震撼了广大师生的心灵。通过与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的结对共建,基地将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