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拿到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职教组)就业赛道金奖已过去一周,谈及当时比赛的场景,鲁进坦言,“压线进入国赛,最后代表湖南队拿到职教组就业赛道唯一一个金奖,很荣幸也很骄傲。”
“有没有想过万一拿不到奖怎么办?”
“至少开了眼界呀,还认识了电竞解说员、数据化家宴定制师各个领域的优秀同龄人,值!”
2021年入校就读法律事务专业,2024年手握多个荣誉奖项和免试专升本的成绩毕业,相比时常被眷顾的“天选之子”,鲁进更愿意将自己归为“地才”:努力、炽热、有定力。
▲比赛结束后,鲁进同随行领导和老师合影
自信点,坚持学
从院赛磕磕绊绊的现场表达,到国赛舞台上从容应对评委提出的各类问题,个中辛苦,不得而知。“看起来只是备赛半年,但过去三年沉淀下来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努力和进步,都促成了现在的我。”交流过程中,鲁进的大方和明朗让人印象深刻,“备赛时没想那么多,先努力再说吧。登台前我还给自己打气来着,我代表湖南出战,我就是最厉害的!”
先努力再说吧。这是鲁进的学习信条,也是他应对焦虑的宝典。被问到用哪个词形容自己最合适时,鲁进脱口而出“陀螺”。“我很清楚现在的大学生有多卷,但我有我自己的赛道。像陀螺一样转起来,比躺在原地更能让我平静下来。说到底,大学生的第一要务,本来就是学习。”
学什么?怎样学?鲁进有一套自己的方法。“首先要对自身的学习能力有清晰的认知,别求快,别比较;其次要学会独立思考,遇到问题自己先想,一定要警惕懒得动脑子的习惯;还有一点很重要,不要放弃提问。”
去年获得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法律实务赛项二等奖,之后获得免试专升本的资格,今年5月又拿下国赛金奖,鲁进不希望成为同学口中独特的存在。“我只是一直在坚持学而已,享受努力的过程,也相信努力的意义。”
▲鲁进在总决赛现象
勇敢点,去实践
热播剧《我的阿勒泰》中,李文秀提问刘老师,“要写什么才能成为一名作家呢?”刘老师回答,“如果你不打算上学就要写作,那就试着从自己的生活写起,去爱、去生活、去受伤。”换句话说,人,得有经历。
警校生,看似不如其他大学生自由,少了些历练机会,但在鲁进看来,问题不在于机会的多少,而在于机会到来时怎么选。“广播站练口才、书法协会练笔锋、摄影学会练构图,还有‘送法下乡’普法宣传、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以及学院内外大大小小的比赛……走出自己,多经历,总能学到点什么。”
入校时,鲁进加入了与专业对口的法律志愿者协会,从成员到会长,他有说不完的话。“人生第一次普法是在新安小区开展的反家暴宣传,当时有位母亲拉着我的手问了很多问题,我很紧张,也很开心。那时我就知道,当我克服畏难情绪,勇敢表达,把课上所学用于实践时,有人愿意相信我,我能帮到别人。”
光勇敢可不够,普法还得出效果。天生ENFJ的鲁进爱沟通、爱琢磨,发现村民听不懂专业术语后,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了一套“乡音土话”,让法条“动”起来,加上肢体语言辅助,普法效果越来越好,沟通表达能力越来越强。
2年志愿服务经历、超20次普法宣传与咨询、服务对象累计超过1万人。鲁进说,这段经历让他一次次体会到法律的庄严性,也一次次感受到奉献的喜悦感。
奉献他人,何尝不是成就了国赛舞台上那个侃侃而谈的自己呢!
▲鲁进在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宣讲网络安全法律知识
坦然点,去接受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个现实困境:精英教育时代,高职学生很难被看见、被认可;高考一时失利,似乎从此难以“翻身”;本专业就业市场没那么好,是不是意味着“毕业即失业”?有人大学三年走不出困境,鲁进却从未困住过自己。“接受一切,但绝不认输!”简短而笃定。
接受高职生的身份。“读法律,本科学历是基础门槛,我们在学校学不到什么东西……”对于耳边时不时出现的这种声音,鲁进非常不认同。“门槛是事实,但当下并非什么都不能做,接受自己的学历条件,坚持学,大胆去经历,一步步培养法律思维能力,提升职业基础技能,期末考核时,成绩自然不会差,专升本机会来临时,成功的几率自然更大。”
接受资源条件有限。很早之前,鲁进就意识到了身边可借力的资源和平台没那么多,但他不想抱怨,“用好现阶段能接触到的所有资源,学好现阶段能学到的所有东西,已经胜过了大部分人。”
接受挫折与失败。鲁进的大学三年并非一帆风顺:普法宣传被训斥、努力备赛遭淘汰、辛苦了很久的事情最后一无所获。“大不了头天晚上哭,第二天起来告诉自己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饭要继续吃,课要继续上,原本努力就不一定成功的嘛!”
是啊,很多事情不是努力了就能成功,那又怎么样呢?正如《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接受采访时提到的,“焦虑迷茫是正常的,这就是每个人的命运。有的人困在疾病中,有的人困在贫穷中,有的人困在繁忙的工作里,困在空虚里。”
既如此,着什么急呢!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往前走一走,看看子弹会飞向哪里。希望大路在眼前铺开的那天,你和鲁进一样,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