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方剂学联合党支部建设案例摘要
做好基层教师党支部建设,是确保高校党支部是党在高等学校基层组织中战斗堡垒的关键,是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和保证教师党员先进性的前提。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方剂学联合党支部通过打造“党建+”基层教学型党支部,以党建为中心,中医教学为基石,科研为助力,对“党建+育人”“党建+专业建设”“党建+教研实践”“党建+社会服务”模式进行了建设探索,发挥了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培养、发展及团结了一批优秀教师,通过支部建设发现了当前教学、科研及育人等方面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新形式、新问题和新情况,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了党建工作与教书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探索了基层教师支部党建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
二、做法及成效
(一)“课程思政”贯穿“党建+育人”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方剂学联合党支部积极教育引导支部党员、任课教师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依托《中医诊断学》《方剂学》教学,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借助“互联网+”,以中医诊断学和方剂学教研室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为载体,通过集体备课,开展课程思政研讨,组织全体教师深入挖掘提炼《中医诊断学》《方剂学》每个章节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整理形成教学案例,建立课程思政特色的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学PPT等,同时深入挖掘疫情教材中蕴含的思政教学资源,将中医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的大量鲜活临床医案、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多种思路和手段进行梳理分析,融入到教学设计中,立足中医教育,践行育人使命,借助战“疫”课堂,传递“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中医思维的培养,提升专业自信,提高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努力,支部书记车志英教授在“全国中医药高校课程思政师资培训班”做思政课程示范教学、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做课程思政大会交流,支部宣传委员张业在“全国《方剂学》课程思政研讨会”发言。
2020-2021年,《方剂学》《中医诊断学》先后被认定为河南省课程思政样板课程,《中医诊断学》《方剂学》被认定为河南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样板课程,张业、车志英、王常海先后获省级、校级课程思政项目立项,支部成员先后在国家级期刊发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医诊断学教学的探索”、“思政元素融入方剂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探讨”等课程思政教学论文5篇。
支部教师党员克服困难,坚持“停课不停学”,在防汛防疫工作当中,车志英、张业、龙旭阳、王常海坚守在临床工作第一线,在这些“润物细无声”的行为感染下,支部成员所指导的研究生群体也充分体现了医学生的仁爱精神,2017级方剂学专业的研究生崔小数,是长垣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生,坚守在医疗岗位的第一线。2018级方剂专业研究生张艺嘉用奖学金定购了一批防护胶鞋捐赠到到南阳医专二附院。2018级中医诊断学专业研究生宋倩红在家乡抗疫斗争中表现优异,2019级中医诊断学专业研究生牛贺、刘高阳作为志愿者,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勇敢和担当。2018级方剂专业研究生张明远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毅然挺身而出,投入到了抗洪一线,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支部育人成效。
车志英教授在“全国中医药高校课程思政师资培训班”讲座.png
(二)“双带头人”引领“党建+专业建设”
车志英作为“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同时兼中医诊断学学科带头人、教研室主任,业务能力过硬,以党建促专业建设,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先后荣获校教育教学最高荣誉“仲景教学名师”称号及“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等。在她的带领下,支部坚持以党建促专业建设,中医诊断学和方剂学专业建设硕果累累,2018年,中医诊断学教研室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方剂学教研室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合格基层教学组织;2020年《中医诊断学》被认定为教育部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方剂学》被认定为河南省线上一流课程。2021年《中医诊断学》被认定为河南省本科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3年《中医诊断学》被认定为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这些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成功立项,为推动专业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医诊断学》获国家级一流课程 .png
(三)“党员引领”落实“党建+教研实践”
支部鼓励教师党员亮出党员身份,率先垂范,努力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表率。
在教学实践方面,支部发动教学经验丰富的支部党员开展对青年教师“一对一”带教指导,在有效帮扶下,中医诊断学和方剂学2个教研室教师整体教学实践水平明显提高,支部党员涌现出了车志英、张业、曹珊、程凯等仲景教学名师、仲景青年教学名师、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优秀教师代表;支部党员还获得了国家级教学大赛三等奖、省级、厅局级、校级教学大奖赛一等奖等奖项;在支部党员带动下,所在教研室教师也积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次在各级各类教学大奖赛中夺冠。谢文英荣获学校教育教学最高荣誉“仲景教学名师”称号;郑攀获“仲景青年教学名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樊尊峰荣获河南中医药大学“文明教师”称号。
在科学研究中,支部党员也充分彰显了表率作用,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教学技术优秀成果一等奖、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及厅局级教学成果奖多项。
车志英书记带领支部党员和教师进行集体备课.jpg
(四)“社会服务”落实“党建+医疗实践”
支部党员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志愿活动为人民服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19年11月,支部成员分别赴郑州拓洋实业公司和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送知识、送服务、送健康”主题健康知识讲座和义诊活动;2020年7月,赴信阳市固始县武庙集镇开展义诊服务;2021年7月,赴汝州市医缘堂开展特色中医义诊、授课、传帮带等活动,义诊人数500人次,授课基层医生60人次,帮扶贫困户6户。2023年7月,赴河南省交通运输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开展义诊,并开展支部联学互建活动。
党支部联学共建.jpg
支部多名教师党员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优秀工会工作者、河南省“红会送医计划”优秀红十字医疗专家志愿者、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三育人”先进个人、工会工作先进个人、女职工先进个人等。
支部义诊活动.png
三、经验启示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方剂学联合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的作用,积极构建以党建为中心,中医教学为基石,科研为助力的“三位一体”党支部,以创新求发展,将学习、领会、转化讲话精神与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和科研活动、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于教师的医教研工作之中,把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充分发挥党员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立德树人”,守初心、育人才,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巨大力量,成为党支部建设的有效法宝,增强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