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践育人】追寻领袖足迹,走进河套灌区感受思想伟力

发布时间:2025-07-30 09:45:59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思政课的针对性与吸引力,深化思政课教师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在实践中汲取精神滋养、感悟思想伟力、筑牢信仰根基,进一步推进“行走的思政课”走深走实,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7月20日至25日,自治区教育厅启动 “追寻领袖足迹” 思政课教师专题实践研修活动。来自全区各高校的337名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分五组分别在巴彦淖尔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兴安盟和满洲里进行专题研修学习,大家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调研、现场教学、集体研讨等方式,沉浸式体会内蒙古在党中央的关怀支持下取得的非凡成就,从而更深刻地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有效提升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能力。本期专题,让我们跟随老师们一同走进河套灌区感受思想伟力

640



在巴彦淖尔研修期间,老师们前往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探寻防风固沙成果,走进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了解现代化水资源管理技术,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蒙古的生动实践融入思政课”分组备课讨论。考察乌梁素海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成果,瞻仰五原县抗日烈士陵园、参观农耕文化博览园,感悟红色文化与农耕文化深厚底蕴。在磴口县委大院旧址触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根脉,在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感受各族儿女团结奋斗的不朽丰碑。而在巴彦淖尔市博物馆与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则更多见证了多民族开拓河套平原的壮阔辉煌。

“作为一名思政教师团队中的新人,本次研修让我受益匪浅”,来自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瑞环老师说:“当我驻足乌梁素海,亲见这颗‘塞外明珠’水清岸绿、鸟翔鱼跃的景象,不禁想到:这不就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鲜活的诠释吗?只有守住生态红线,发展才有根基,繁荣才有保障,而乌梁素海的治理也见证了从单一治理理念向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理念的蜕变。”

呼伦贝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乌丫汉表示,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将努力让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实践故事走进课堂,结合巴彦淖尔的生动案例,向学生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激励青年学生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我们走过的这条研学之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曾一步一步丈量过的调研考察之路,也是巴彦淖尔人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走出的防沙治沙新奇迹之路,更是党和人民携手共进、脚踏实地创造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内蒙古警察学院政治理论教学部教师范勇感慨道:这条路,也将是激励我、鞭策我带领学生一起探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警铸魂的成长之路。

此次研修行程紧凑充实,大家通过“听、看、思、议”相结合的方式,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特别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红色文化和农耕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此次研修是一次知识充电和精神洗礼,为今后的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素材和深刻启示。 

责任编辑:梁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追寻领袖足迹,走进河套灌区感受思想伟力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