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名中学生探秘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

2025-06-13 08:43:30 华中科技大学网站 新闻中心

5月23日,2025全国科技活动周前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基础研究与科学传播专业委员会、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共同主办的强磁场科普活动在校举行。强磁场中心主任李亮教授带领100余名中学生一同探秘“国之重器”,在实践中感受科学魅力。

根据国务院规定,每年5月第三周是全国科技活动周。今年5月24日至31日是第25个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周主题为“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

李亮为同学们讲解超导磁悬浮的原理

“知识传播不应被实验室围墙所局限”,李亮在介绍科普装置时,介绍团队既追求科技创新,也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全民共享的科学养分。“目前展示的科普互动装置均由强磁场中心师生设计制作,我们希望公众能够通过沉浸式体验这些科普展品,培养科学思维,从而营造热爱科学的社会氛围”。

高温超导体材料在液氮中冷却后置于永磁轨道上方,瞬间实现悬浮稳定运行的神奇现象引发阵阵惊呼。“太神奇了!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在“神奇的超导磁悬浮”展台,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学生激动地说。在“电磁炮模型科普”展台,来自华科大附属中学的同学们屏息凝神专注调整发射角度感受电磁弹射的力量,一旁的强磁场中心博士生也为同学们耐心讲解着实验原理。

现场还设置了磁悬浮陀螺,神奇的冷冻魔法、可编程磁显示与擦除、特雷门琴、磁流体音响等近20个互动体验展台,吸引学生们纷纷动手尝试,亲身感受科学的乐趣。

同学们在体验磁悬浮陀螺

没有弦的琴——特雷门琴

神奇的电磁环形加速器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基础研究与科学传播专业委员会由我校新闻中心作为牵头单位筹建,今年4月正式获得《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关于同意基础研究与科学传播专业委员会拟成立方案的批复》。专委会将致力于搭建基础研究与公众认知的桥梁,将和我校共同积极构建“科研-传播-育人”的生态闭环,联合大科学装置编制《中国基础研究与科学传播发展报告》,开展“冷板凳科学家传播计划”等工作,持续释放科普势能。


责任编辑:刘雪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5月23日,2025全国科技活动周前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基础研究与科学传播专业委员会、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共同主办的强磁场科普活动在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