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催人进,扬帆启航正当时。2月27日晚,公共卫生学院举行学生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表彰会暨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表彰一年来在学术、科创、实践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
表彰会以“弘扬榜样力量,勇担公卫使命”为主题,通过表彰先进、经验分享、赛事指导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形式,激励师生接续奋斗。学院党委书记邱勇、副院长郭欢、副院长常江、党委副书记郑伟与百余名师生代表共聚一堂。校团委科技创新部部长吴学兵受邀作科创竞赛专题分享。
党委副书记郑伟宣读表彰名单,115名优秀学子+3个集体登上荣耀舞台,从院领导手中接过象征荣誉的证书与定制纪念花束。这份沉甸甸的名单背后,是公卫学子365个日夜的接续奋斗。
一起来看获表彰集体和个人的风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项目及校学术新星
他们以青年智慧勇攀科研高峰,用学术创新践行科技报国使命。他们是矢志不渝的科研尖兵,投身学术深海、无畏探索。书山攀绝顶,是他们追求的动力。
校优秀共产党员及先进集体
他们在党建工作中勇担重任,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他们是团结奋进、锐意创新的集体,他们是追求卓越,服务同学的先锋力量。他们拥有相同的目标和志向,共同铸就属于公卫的荣光。
国家奖学金
他们以慎始如初的执着扎根学术热土,立本求真诠释学者品格。他们用躬行致远的信念镌刻青春印记,守正创新谱写奋斗华章。这群新时代公卫追梦人,用炽热情怀奏响公共卫生的奋进乐章,让蓬勃朝气汇聚成新时代的青春交响。
国家励志奖学金
他们以坚韧不拔的品格勇立时代潮头,不畏风雨兼程。他们用一往无前的信念描绘人生画卷,但求玉汝于成。这群励志先锋以奋斗定义青春坐标,以坚定脚步丈量成长之路,在逆境中绽放出璀璨夺目的拼搏之光。
“公卫菁英”荣誉称号
他们以研精覃思的志向深耕学术沃土,守正创新勇攀科研高峰。他们用躬身力行的善举点亮基层实践,胸怀天下丈量健康中国。这群公卫菁英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智慧融入社会服务中,以青年担当绘就公共卫生事业壮丽图景。
表彰内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吕艳玲、马玉迪阳、殷浩宇;研究生学术新星:马玉迪阳;校优秀共产党员:商倩倩;先进基层党组织: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五四红旗团支部:预防医学202103班团支部;胡吉伟班:预防医学202201班;本科生国家奖学金12名;本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18名;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2名;“公卫菁英·学术之星”19名;“公卫菁英·科创之星”13名;“公卫菁英·实践之星”19名;“公卫菁英·服务之星”10名。
4位学生代表在现场分享了他们的成长故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获得者22级博士生马玉迪阳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为题讲述科研攻坚路,分享了自己论文拒稿的小故事,勉励在座的同学们“失败是人生的常态”,要修炼坚韧的心脏。
“收到论文拒稿信以后,照常开始仔细研读审稿人的意见,但是却发现审稿人提出的许多意见都是可以解决的,和导师商量以后,我开始补充分析,提笔展开申诉信的撰写。也许是我们的坚持和诚恳打动了编辑,论文获得了二次送审的机会,随后和审稿人的交流中都感受到了审稿人对这项研究的期待。终于,论文被接受了,发表在了国际权威期刊PNAS。”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4级博士生黄韵讲述了自己从硕士阶段做人群数据分析,到下定决心向实验研究转变的经历,勉励同学们要勇于走出“舒适区”。
“我们发现我们所检测的全氟化合物在种类和精度上都很大落后于国内的同行,于是我们开始考虑能否进一步拓展我们的全氟化合物检测范围。但是刚开始我非常犹豫,因为当时数据分析是我的一个舒适区,实验则是完全未知的领域。最终在导师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开始从标准品选择采购开始,一步步建立质谱方法、前处理方法,进行方法参数和流程的优化,最终建立了相比其他同行较为领先的人血清PFAS检测方法。”
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1级本科生马奇志从时间管理、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等多方面介绍个人成长历程,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可学习的成长方案。
“回顾过去,我收获满满;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我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三阶段目标。短期目标是高质量完成本科教育,积极参与实习实践,争取保研进一步深造。中期目标是完成研究生阶段教育,提升专业本领,找到合适工作。长期目标是成长为行业骨干,争取像前辈们一样,能够推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进步。”
“公卫菁英·科创之星”获得者、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全国金奖获得者21级本科生宁思怡结合个人金奖备赛经验,谈到备赛过程中有许多个困难时刻,但在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下都坚持了下去。正是因为这份坚持不懈,团队最终在老师指导下获得了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
“是选择放弃把精力投入大三下的紧张学习中?还是再坚持一下?但有可能在院赛就被淘汰?我现在仍记得我们五个人课后站在二号教学楼四大门口商量是去还是留,‘都做这么久了,拼一下吧’我们就是抱着这种‘做都做了,试一下。做就做到最好,问心无愧’的心态,在大三的繁重课业中我们分布在五年制三个班的5位队员都是挤时间轮流去做实验。”
校团委科技创新部部长吴学兵围绕“挑战杯”赛事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专题介绍,深入浅出地从选题创新性、社会需求契合度等维度解读评审标准。他重点强调公共卫生领域在老龄化、环境健康等方向的选题潜力,并介绍学校配套支持政策,为同学们参与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方向与指导。
学院党委书记邱勇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表示祝贺,他指出,过去一年,公卫学子心怀健康中国,在科研攻关中勇攀高峰,在服务社会中彰显担当。
邱勇立足公共卫生学科使命向同学们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厚植家国情怀,做为国为民的“排头兵”,传承同济医学精神,勇担公共卫生使命;二是聚焦“卡脖子”领域,做科研攻坚的“领航员”,在传染病慢病防控等方向寻求突破;三是推动成果转化,做躬身实践的“实干家”,将科研与基层医疗需求紧密结合。在讲话最后,邱勇聚焦近期热点的“deepseek人工智能”话题,向同学们抛出启发性问题:“人工智能会对公共卫生带来哪些影响?”他强调,持续学习是人工智能时代的立身之本,呼吁同学们主动拥抱技术变革,走在智能化浪潮的前列。
回首2024,公卫人以科研攻关守护健康防线,用社会实践丈量祖国大地。启航2025,我们锚定全球健康治理新坐标,在AI赋能公共卫生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初心如磐,步履铿锵,且看公卫青年以智慧与担当,在教育强国征程上续写新的健康答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