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教研室教工党支部的育人改革与实践(一) ——问达人之路,学奉献
【编者按】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统筹把支部建在教研室、科研团队上,以支部建设为支点,努力推动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良好局面。遗传教研室教工党支部,覆盖粮棉油优势学科,拥有卓越的师资队伍和庞大的科研资源,为学院育人改革与实践提供了诸多样板与范例。现以“四问四学”为题,推出遗传教研室教工党支部系列育人改革与实践。
在新时代强农兴农的征程中,如何让青年学子既怀揣科技报国的理想,又扎根泥土书写担当?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遗传教研室教工党支部以“三全育人”为指引,创新构建“校友引领、师者示范、朋辈同行”的育人体系,将奉献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挖掘校友奋进故事、跟随师者助农足迹、对标朋辈成长路径,学院让青年学生在“达人”路上找到方向,在实践中淬炼担当,为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体悟校友奋进历程。学院培育了一批优秀校友,通过追寻“学长”奋进故事,找到奉献的意义与价值。学院系统挖掘傅廷栋、张启发、喻树迅、王汉中等院士校友潜心科研、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奋进故事,把握学术大会机会引导学生与院士校友面对面交流。通过“植科心绿”等新媒体宣传曾任农业部部长陈耀邦、现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植物生产与保护司司长的夏敬源的事迹。聘请企业家校友罗利军、罗顺、杜进平、梅永红担任兼职导师并设立奖学金,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达人的内涵,还先后邀请校友代表回校分享他们的奋进与达人的故事,感召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涵育主动奉献与担当意识。
追寻师者助农脚印。专家学者与青年大学生“肩并肩”同行,青年大学生“踵接踵”师者前辈前行。在参与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行动中,走近傅廷栋院士团队了解饲料油菜的推广对于改善盐碱地与解决牧民养殖饲料的重大意义;与张献龙教授等导师同行,在开展棉花研究中感悟棉花作为国家战略物资的重要意义;随同彭少兵教授前往“再生稻”基地见证科学技术变革种植方式提高产量的重大突破;参与到严建兵教授团队项目中,沉浸式感悟深耕玉米领域的突破与创新;紧跟姜道宏教授,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针对性解决作物病虫害问题为民谋利增收;跟随边银丙教授前往随州香菇基地,了解香菇产业发展,实地感受科学家们在产业扶贫中的伟大贡献,在科研探索和产业报国中彰显奉献与担当。
紧跟朋辈前行步伐。聚焦青年成长需要,开展“让青春枝头绽放绚丽之花”基层就业朋辈分享,多维度讲述入伍深海担任海军陆战队的高洋洲、坚守西沙岛礁的刘湘茹、新疆戍边的尚春辉、进藏奉献的韩小依等一批校友青春奋斗故事,引导青年大学生前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积极深入基层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奉献青春,彰显青年担当;邀请前往联合国粮农组织实习的张丽琼和牛之洲分享成长体会,引导青年大学生参与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协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校友的奋进史诗,到师者的躬耕身影,再到朋辈的青春答卷,植科院构建起“三维一体”的育人生态,让“三全育人”从理念转化为行动。在这里,“奉献”被具象为盐碱地上绽放的油菜花、棉田里飞舞的科研笔记、边疆哨所飘扬的党旗。当青年学子在“问达人之路”中找到答案,在“学奉献”中坚定信仰,他们便接过了强农兴农的接力棒。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育人改革,让更多青年在田野里读懂中国,在奋斗中成就自我,共同谱写农业强国建设的时代华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