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融互促型”学习共同体系列活动之二:一流课程建设经验分享

2021-04-04 08:55:30 田颖

2021年3月31日下午,教工第一党支部骆蓉副教授以钉钉群直播方式为支部全体党员老师带来一场题为“高校外语类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从线上金课到混合金课”的讲座,此次讲座是我支部打造“双融互促型”学习共同体,创建全国样板支部的系列活动之一。骆老师向支部全体党员分享了自己在领衔建设国家级精品课《英美文化》和外语类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风从东方来》中的一些思路方法和宝贵经验,并介绍如何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提前设计与开发外语一流课程,助力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的深度发展。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我国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成功开展了世界最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模式。后疫情时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持续深度融合,并成为日常教学“新常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和重要载体。2020年11月,教育部正式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课程创新已成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文科建设的重要抓手。同年,教育部推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包括1875门线上一流课程、728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463门线下一流课程、868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184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这些课程在推进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实施的大规模在线教学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共有外语类一流课程约180门,包括外语类线上一流课程86门,外语类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38门,外语类线下一流课程52门。这些课程是目前国内各类外语类课程中质量较好、社会影响力较大和推广效果较好的优质课程,其中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是一种新型课程类型。骆老师的讲座聚焦于外语类金课的建设应用,特别是如何从线上“金课”转变为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建设过程,并提出外语一流课程的建设思路和“互联网+外语教学”新常态的建设方略。

骆蓉副教授.jpg

骆蓉副教授

骆老师的此次讲座还吸引了学院英语系其他非党员老师以及部分大外系的老师,收看人数高峰时达50余人,讲座结束后支部党员老师与骆老师进行了积极的线上互动,就如何理解新文科概念,如何高质量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如何撰写项目申报书以及如何进行课程设计等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骆老师为支部其他党员在建设一流课程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支部多位年轻党员表示要积极参加到建设精品课程的项目中来,在一流课程的建设上形成支部内部的“学习共同体”。


责任编辑:杨大然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骆蓉副教授以钉钉群直播方式为支部全体党员老师带来一场题为“高校外语类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从线上金课到混合金课”的讲座。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