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献礼 志愿同行: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扎根计划志愿服务队在行动

2024-09-05 11:40:58

这个夏天,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扎根计划”志愿服务队的支教课堂上孩子们抢答的声音此起彼伏,课堂氛围热烈,奏响武当移民村志愿支教的“青春之歌”。“扎根计划”志愿队成立于 2019 6月,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团委和教工团队联合指导,由中国农村研究院硕士、博士生为核心成员组成,长期坚持利用寒暑假深入城乡社区,以改善群众身边实事小事为切入点,推动校地共建、共同缔造。武当村(社区)是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而修建的移民村,共3871511位村民,“搬得出”却“留不住”。针对移民村其易地扎根难、村庄联结性弱等问题,自20216月开始,志愿队发挥政治学世界一流学科优势和田野调查专长,依托校地共建“和美乡村科技小院”,围绕共同缔造治理创新、乡村文化 “出圈”、志愿服务特色出彩、支部共建出成效等方面组建“共同缔造”、“乡村振兴”、“移民服务”三支实践分队,前往武当村开展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创新实践。

2-1.jpg

2-2.jpg

青春献智,共同缔造小分队理论宣讲增能力。“扎根计划”志愿服务队发扬硕博群体学术科研优势,驻村调研百天,展开理论宣讲培训,并打造“520”共同缔造村民公约工作法提升治理能力。与此同时,志愿队组织儿童议事会系列活动,并创新实践“儿童积分制”,提升儿童对家乡发展变化的敏感度、参与度。还组织村民围坐篮球场,开展“武当夜话”,追忆移民历程,畅谈村庄发展,引导村民共同参与,讲真情、集民心,着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武当缔造好氛围。

2-3.jpg

2-4.jpg

青春献力,乡村振兴小分队全面示范作先行。“扎根计划”志愿服务队助力莲藕龙虾节等重大乡村经济产业发展活动,管秩序、帮服务。房前屋后发动居民卫生自管,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培育武当环境卫生自管志愿队。同时前往丹江口追根溯源,组织移民故事展览、移民精神进高校等活动,推介“顾全大局离故土,艰苦创业开新局”的移民精神讲得来、走得出。志愿队以全方位,立体化的移民精神共同体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5.jpg

2-6.jpg

青春献情,移民服务小分队”创新服务求实效“扎根计划”志愿服务队精心设计暑期“多维支教”系列课程,结合课堂“积分制”拓宽孩子们的知识视野,解决乡村素质教育“瘸腿”问题。并开展集体生日送温暖等老年志愿活动。除此之外,志愿者们荷塘深处探访藕农、走进车间帮洗莲藕、文化广场科普宣传,根据需求创新服务,做到月月有活动、期期有主题。

2-7.jpg

2-8.jpg

青春献礼,志愿同行。“扎根计划”志愿服务队目前开展志愿活动40余次,累计参与志愿者共256人次,志愿服务总时长1280小时,服务对象超过1000人次,以青春献智、青春献力、青春献情实现移民村文化认同显著增强、移民群众安居乐业。接下来,他们将继续依托“和美乡村科技小院”1个阵地,锚定“造血”“输血”2大路径,动员3支硕博志愿分队,在共同缔造、基层治理创新、乡村振兴等方面践行移民群众扎根、志愿服务扎根、青年精神扎根的“三扎根”宗旨,进一步实现青年从乡村振兴的观察者到参与者、再到建设者的角色转换,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全面振兴实践凝聚青年力量!


责任编辑:李倩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扎根计划”志愿服务队奏响武当移民村志愿支教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