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医学院党委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任务与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使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构建“一核双擎四驱、五维提标赋能”建设体系,通过理论铸魂夯实思想根基、组织铸魂建强战斗堡垒、思政铸魂创新育人模式,以机制赋能破解发展难题、专业赋能推动内涵建设、协同赋能拓展服务半径,实现基层组织力、人才培养力、社会服务力显著提升。
二、主要做法
学院党委立足医学特色,以“三铸魂、三赋能、三提升”推动党建从“常规推进”向“标杆引领”、从“单向发力”向“系统联动”转变,为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一)聚焦“三维铸魂”,聚力夯实党建根基
1.理论铸魂强思想,拧紧信仰“总开关”:搭建“党委-社群-个人”三级学习圈,开展每周党委领学、双周支部研学、每月骨干专学、双周双月全员教工共学和全体青年践学。创设“医路领航”红色专栏,定期发布“日读党史”“求是周课”、教师微党课、青年微朗读等,使理论学习润物无声。实施“卓越组工”“初心课堂”和“青马工程”三类培训,提升党务干部、党员教师和青年学生的党性修养。
2.组织铸魂强堡垒,建强战斗“主阵地”:推行“六六”“1355”“7个1+1”等特色工作法,制定《加强党支部建设实施细则》等,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优化7个党支部组织架构,实施“一支部一品牌一项目”,打造“创、服、能、学”四类型党支部,形成“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进”氛围。构建“四阶六维”党员发展评价体系,从“思政先锋、综合考评、民主评议、先锋表率、志愿服务、组织生活”六维度设置20个观测点,提升党员发展质效。
3.思政铸魂强育人,打造成长“新生态”:坚持以生为本,依托校内“医路仁家”一站式思政社区和校外职业文化育人基地,实施“医路+”五育计划,促进学生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双提升。组建“四导师”队伍,构建“双带头人”书记、名师匠心、辅导员、校友大咖等四类工作室,围绕党建发展赋能、专业发展蓄能、职业发展聚能三方面,开展“党建+学创竞赛”“党建+公益服务”等活动,实现党建思政“走出去、沉下去、摆进去、融一起”育人格局。

专业群“仁心铸魂”育人体系
(二)聚焦“三向赋能”,聚力破解发展难题
1.机制赋能优治理,激活运行“动力源”:建立三级管理,实施班子成员、支部支委“六个一”联系制度,把稳学院发展方向。修订《党委会议事规则》等多项制度,推行“每月党务清单、每周工作要点、周四集中研讨”机制,把牢各项工作时效。以全国模范教师为引领,实施“领军攀峰”“青年培优”计划,创新“六有三强干部”选育,打造高素质复合型教师人才队伍。
2.专业赋能强内涵,打好建设“攻坚战”:以大党建引领高水平专业群发展,以大专家领军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以大平台培育孵化高水平成果,实现党建与教育力量同频共振。以产业学院建设为契机,推行订单班、学徒制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将党建“双创”与“双高”建设绑定,将专业发展指标嵌入支部考核,贯通思政教育链、岗位能力链和产业服务链。
3.协同赋能扩服务,构建联动“新格局”:以“党建联建引领、多元主体协同、资源高效整合”为理念,创新“1+N+1”运行模式,建立“四联四促”机制,形成“高校-企业-社区”三方联动的医养党建联盟。医学院携手附属医院,组建医路健行志愿服务队,开展“千人支医,万人携手”活动,深入社区农村、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惠及群众数万人次。
三、主要成效
1.以“规范+示范”提升基层组织力:通过基层党建“清单化+特色化+闭环式”管理,获评五星基层党组织3个、四星7个,护理“双带头人”工作室通过全国验收,入选全国党建标杆院系和“强国行”团队,立项校级样板支部和组织员工作室各1个、党建思政类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 18篇,各类先进人物10余人。
2.以“教改+竞赛”提升人才培养力:3个专业通过职教本科认证,护理专业群入选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获国家在线课程1门、省教学成果奖1项、规划教材4部等;学生获全国职规及创新大赛金银2项、世赛争夺赛5金5银3铜,入选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优秀作品1项,就业率达98%,留金率近40%,人才培养“质”与“量”双升。

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医学技术”赛道金奖晋级排位赛
3. 以“品牌+辐射”提升社会服务力:与物产中大金石集团、泰康之家大清谷等18家单位建立校企党建共同体,落地20余项合作。“医路・健行”团队全国百强实践队、市青年志愿服务金奖、青年文明号等荣誉,服务群众超4万余人次。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育人号发布信息81条,排名23/1111,国家、省、市级媒体发稿211篇,将党建服务成效转化为社会影响力。

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开展社区义诊服务
四、结尾
立足新起点,医学院党委以高质量党建汇聚合力、引领方向,将其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注入内涵建设各领域,体现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现了党建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开创了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