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2025年3月22日,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教工两个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赴濂溪区高垅乡双垅村开展“党建联建聚合力 茶村振兴谱新篇”主题党日活动。活动通过实地参观、产业调研和劳动实践,探索党建引领下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能”。
寻访村史馆:感悟红色底蕴,共话振兴初心
活动首站来到双垅村村史馆。这座“沉淀文化、见证历史”的乡愁记忆馆,以“千年传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三大篇章,生动诠释着新时代山乡巨变。
在村支书汪克俭的引导下,党员们通过图文展板、老物件陈列和影像资料,深入了解双垅村从革命老区到生态茶乡的蜕变历程。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近年来村党支部以“党建+文旅”为抓手,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区,带动村民年均增收超万元。
三个支部的党员们围绕“高校智力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展开讨论,提出整合学院规划、设计等专业力量,协助完善村史馆数字化展示和研学路线开发,进一步擦亮双垅村红色文化名片。
探访羊肚菌基地:科技兴农见实效,特色产业促增收
在双垅村羊肚菌生产加工基地,基地负责人详细讲解了羊肚菌的生长特性、培育技术和产业价值,带领大家参了观羊肚菌展厅,“通过‘物联网+人工干预’精准调控温湿度,实现四季循环生产。”让师生直观感受到科技对传统农业的革新力量,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农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随后,党员师生还实地观摩现代化菌菇大棚和全自动烘干生产线。基地负责人分享道:“通过校地合作,引进农业专家团队研发的智能温控技术,提高产量,产品远销粤港澳大湾区。期待未来和九江学院从品质升级、产品营销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党员们就品牌包装设计、电商直播营销等议题与村民深入交流,为延伸产业链出谋划策。
体验绿丰茶园:采茶制茶悟匠心,茶旅融合谋发展
春风和煦,绿意盎然。在如如茶村古茶园,校地双方共同植下两株象征深厚情谊的柠檬树。党员干部挥锹培土、浇水养护,在协作劳动中深化共建情谊。
随后师生来到了绿丰茶园,党员师生在茶农指导下学习“一芽一叶”采摘技巧,党员们身挎竹篓深入茶园,指尖翻飞间体会“匠心守艺”的传承精神,躬身采茶的身影与青翠茶垄相映成趣。
嫩叶盈筐时,茶科院内茶香袅袅,非遗制茶传承人现场演示"三炒三揉"传统工艺,指尖翻飞间茶香氤氲。"杀青温度要精准控制在260°,揉捻力度需刚柔并济",传承人的细致讲解让师生体悟到匠心传承的时代价值。在其指导下,党员们纷纷上前,近距离体验传统制茶工艺,并参与杀青、揉捻、烘焙等传统制茶工序。在茶文化数字创新环节,“数智赋能文旅”直播活动在茶园展开,党员主播通过镜头向网友展示茶村生态景观与产业特色,镜头不断穿梭在茶树间,带领网友"云游"茶园。一个小时的直播吸引了不少的观众的目光,他们驻足在直播间感受如如茶村的魅力。此次直播助力生动展现"数智赋能文旅"的创新实践。
茶园负责人邹秀源表示:“依托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师生团队共建濂溪茶科技小院取得了丰硕成果。感谢学校对茶村发展支持,未来希望学校团队帮忙出谋划策助力茶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支部党员结合实地体验,建议进一步开发茶园生态康养、非遗茶艺表演等业态,构建“产学研游”一体化发展模式,打造赣北茶旅融合示范点。
活动尾声,师生体验非遗拓印技艺,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铭刻于宣纸之上。本次党日活动以组织联建为纽带,通过产业调研、科技服务、文化传承等多元实践,构建起校地协同发展的红色矩阵,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了教育智慧和党建动能。学院党委书记夏英表示,将持续深化“党建+”模式,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彰显高校担当。
未来,旅游与地理学院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将深入贯彻学校“3353”战略发展目标,持续推进“党建+乡村振兴”品牌建设,组织党员深入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赣鄱大地上,为描绘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贡献高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