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系教工党支部是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吉林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吉林大学首批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于2024年10月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成立于2017年,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5人(占生物工程系教工的50%以上),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党员13人,支部书记由吕绍武教授担任。
支部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紧扣“党建铸魂、科技赋能、育人固本”主线,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特色路径,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党建领航,点燃协同创新“强引擎”党支部一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支部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构建“理论研学+实践赋能”双轮驱动模式,充分发挥“双带头人”的“领头雁”作用,利用生物学科专业特色,在人才培养、科技攻关、社会服务、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近三年间,支部成员承担了30余项高质量科研项目,发表了130余篇SCI论文,申报了20余项发明专利,并荣获2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奖。
科技报国,守护历史与未来“双阵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支部党员冲锋在前。支部书记吕绍武教授团队首创“酶促自组织保护技术体系”,突破遗骸保护该领域技术局限,相关技术服务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陈列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遗骸超1000具,年参观量逾700万人次,成为捍卫历史真相、传承红色基因的科技利剑。支部党员李全顺教授领衔攻克DNA存储“卡脖子”难题,开发“DNA活字喷墨与阵列存储技术”,以低成本、高通量优势实现单克DNA存储容量达EB级,为国防与商业数据安全提供颠覆性方案。
产业赋能,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支部成员课题组与抚松县政府共建“长白山资源与健康研究院”,推动以长白山特色生物、环境、人文资源深度开发为核心的健康产品开发及相关产业发展,为吉林省特色经济服务。支部成员充分发挥辐射带头作用,引领系内非党教师服务区域发展,积极协同企业开展科技联合攻关,单一团队年度成果转化金额达1200余万元。
育人固本,锻造强国建设“生力军”
创新“课程思政+科研育人”培养模式,支部教师指导学生3人入选“鼎新学者”支持计划,4人获评吉林大学十佳研究生,20余人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指导本科生团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次。
征程万里,初心如磐。吉林大学生物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将持续以“党建链”贯通“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在攻克“卡脖子”技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勇攀高峰,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