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改革开放的主力军,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和人民的期望。古语云:“圣贤由学而成,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得,能力由学而长。”为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青年脉搏,向青年输送优秀的精神文化,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管理系学生党支部在党员活动室开展研讨会,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为管理系应知应会宣讲团成员。本次研讨题目为: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更好的学好思政课,对革命先烈红色文化有更好的了解。
徐株丽
中国的红色文化是中国近现代上无数中华儿女们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谋求社会发展的奋斗史的高度浓缩。中国的红色文化蕴含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是融合中国近现代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先进文化具有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以井冈山精神为向导,砥砺前行,很多大学生在校时志存高远,毕业时胸有沟壑,但是在正式工作、步入社会后,却逐渐随波逐流。说到底,这还是信念不够坚定。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渐变式的,是无法一蹴而就的,且这个过程往往是充满曲折的。
孙洪楠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所以,我们要主动强化对社会主义的信仰,提高对先进文化,主流文化接受的积极性,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高扬远大的理想风帆,形成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志存高远,坚决抵制各种错误的诱惑,拒绝网络不道德的行为,营造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和灵魂居所。
王伯楠
多层次、多渠道、经常化、系列化的教育机制,是确保思政课实效的有效保障。红色影片进课堂能丰富思政课的内涵。红色影片在弘扬革命先烈坚定革命信念的同时,也拓展了大学校园文化内涵,成为高校学生们陶冶情操和丰富学校生活的重要载体。让丰富多彩的红色影片进入课堂,将克服过去纯理论教学中存在的思政课缺乏活力、感染力、生动力现象,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三进活动”。
巴超阳
坚持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大学生的生活应当是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大学生活虽然是较轻松的,但我们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整天无所事事,得过且过。大学生应当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生活理想。
谢文丽
首先,要认真阅读教材。教材是学习的根本,是知识的“源泉”。教材的正文内容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地呈现出来,还配有大量的图画和照片对正文内容加以补充和说明,非常形象、生动、直观。学生要充分利用这些文字和图片,掌握所学知识的整体结构和框架,并初步学会运用图片等资料来获取信息,实现第一层次的目标——知识目标。其次,要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探究式学习。教材中这些栏目的设置都具有开放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主动性。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这些栏目,广开思路,大胆发言,积极地进行模拟与实践。
陈梦
强化红色文化体验活动,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表现为对红色文化及其精神的认可、接纳与强烈的追求、实践心态。这种情感活动是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动力,是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由知识型掌握向信念型掌握转化的前提。第二课堂活动,是增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情感认同的重要途径。除了课堂教学对红色文化的介绍和讲解,让学生参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身临其境地感受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
谭孝雪
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活动,并结合先进的教学方法,极大程度上可以促进高校思政课的改革与发展。红色文化资源 高校思政课程 体验式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条件下,高校思政教学工作者在积极的探索现金的教学方法,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方法,其中最为常用的是体验式教学方法,这种方式的应用可以让高校学生切身感受到思想文化内涵,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红色精神的内涵,引导学生反思,完成体验感受学习,并且深入的感悟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等,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觉悟,利用红色资源文化,开展高校思政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助于树立学生的价值观。
谢雅静
上好思政课最重要的是是采取讨论法,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课本理论让学生去讨论。学生本身应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来看待社会问题。思政课应该使大学生树立起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让大学生理性认识当前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除了课堂上“讲”之外,上好思政课,还需要通过社会实践这个最佳途径,让我们有所思有所悟。实践出真知。让我们走出象牙塔,在实践中亲身去体验、去感知、去参与,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在课堂中获得的知识,帮助自己更好地思考社会问题,了解人生百态。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发自内心地树立起将人生融入到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的崇高理想。
卢紫燕
要积极地进行课外收集和查询。我们要深入社会调查实践,收集资料,查阅数据等,补充说明课本中有关内容的背景知识或自己解决某些疑难。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我们一方面可扩充自己的知识,拓展思维,另一方面可增强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总之,我认为我们只有多思考,多发言,多动手,多实践,才能获得知识,拓展知识,增强技能,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赵天娇
思想政治教育要和素质教育、成才教育结合起来。当前社会是个价值观和道德观多样性的年代,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成才教育结合起来,把社会对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期待和要求与学生加强自身素质、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正确积极地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自觉接受正确的世界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成才教育的核心,作为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首要任务,必不可少。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世界观的形成是智育的核心”。要充分利用学习中的实践活动,课堂上设置这些项目,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主动性。
郭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和奋斗史,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崇高的精神价值追求。增强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为此,高校应充分重视红色文化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理性认同、价值认同。强化红色文化体验活动,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表现为对红色文化及其精神的认可、接纳与强烈的追求、实践心态。
周梦琪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离不开学校的引导。用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领大学生,是高等院校的神圣职责。因此,引导教育大学生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其次,宣传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再次,坚持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最后,坚持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林焕奇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上好思政课,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对院校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宣传教育。坚持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坚持教学改革。思政课教改应遵循两个方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思政课所讲内容多数是理论、思想如何讲明白、讲透彻是讲好思政课的关键所在。讲授思政课要与学生专业结合起来,结合网络新媒体微信学习强国等平台学习思政内容。此外还可以开展例如讲好思政课,做好思政人等活动净化身心,丰富思想,提升政治性觉悟。利用零散时间观看纪录片老电影走近那段峥嵘岁月。体会当年先辈们的大无畏精神。
吕烁杰
自己解决某些疑难。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我们一方面可扩充自己的知识,拓展思维,另一方面可增强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总之,我认为我们只有多思考,多发言,多动手,多实践,才能获得知识,拓展知识,增强技能,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我们的大学生活里思政课是必不可少的,它让我们更通透了解党的思想,让我们对现在的形式有更清晰的认识,让我们的思想更为理智,更为成熟。
林津铭
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可以表现在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听课时,要集中精力弄懂老师讲授的内容,做好课堂笔记,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课余时间应主动问老师或同学。课后的作业应及时、认真地完成。学会有意识地归纳整理所学知识,使之系统化。平时多读一些有关思想政治的报刊、书籍,经常收看电视新闻,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要坚 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认识社会热点问题和身边的生活问题,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好思想政治课还要做到有计划、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自己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成绩。
通过本次研讨,使应知应会宣讲团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