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2025-07-23 17:10:57 许磊

盛夏时节,气温节节攀升,漫长的暑假也如约而至。然而,随着暑热而来的不仅有轻松惬意的假期时光,还有溺水事故高发的严峻挑战。如何为青少年的暑假生命安全筑牢防线,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恰逢今年第 5 个世界预防溺水日,围绕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这一主题,一场意义非凡的防溺水现场自救和施救技能教学活动在江苏大学游泳馆内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党总支第二党支部的蔡华忠主任牵头,联合江苏大学游泳馆共同举办,为现场的中小学生及家长们带来了一堂干货满满的安全课。

c1e23d2faa357aded14633c671fb800


活动现场,主讲人蔡华忠教授的身份尤为亮眼。他不仅是江苏省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委员、镇江市医学会灾难医学专委会主委,还是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中心主任、医学博士以及急诊医学硕士生导师。凭借着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蔡华忠教授首先以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急诊与灾难医学》第 4 版教材为理论支撑,结合自己这些年亲自参与抢救的诸多临床病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在场学习游泳的中小学生及家长们系统讲解了 “溺水” 的专业知识。他明确指出,溺水在医学上被称为淹溺,具体是指人体淹没或沉浸在水或其他液性介质中,进而引发呼吸系统损伤,最终导致窒息和缺氧的过程。

在讲解过程中,蔡华忠教授抛出的一组数据让现场所有人都心头一紧。他介绍道,全球每年大约有 36 万人因溺亡而失去生命,而在这当中,老年人和儿童面临的风险最大,尤其以男孩居多。紧接着,他结合医学专业知识,根据溺水时间的长短,将临床上的淹溺分为了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轻度淹溺指的是落水片刻的情况;中度淹溺则是溺水 1-2 分钟;当溺水时间达到 3-4 分钟及以上时,就属于重度淹溺了。

9de294843a070021858f9505f2c0a26

蔡华忠教授着重强调,决定溺水者后续生存与否的最关键因素,便是缺氧持续的时间和程度。而面对溺水情况,最重要、最有效的急救措施,就是在现场,也就是游泳池边立即开展急救。具体来说,首先需要现场的安全员或家长等第一目击者,在第一时间将溺水者救上岸,让其脱离淹溺环境,尽最大的努力减轻和缩短缺氧持续的时间。与此同时,在溺水者被救上岸后,要立即对其实施通气和心肺复苏急救。这些及时有效的操作,每一秒都关乎着溺水者的生命安危。
基于多年来在急诊一线参与溺水抢救的丰富经验,蔡华忠教授语重心长地向家长们提出建议:在中小学生游泳时,一定要有家长或安全员在现场进行监护。他深有感触地解释道,溺水急救能否成功,关键就在于第一目击者能否第一时间发现溺水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为第一时间成功开展心肺复苏赢得宝贵的时间。这短短的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往往就是生与死的分界线。

活动现场的互动环节更是让学习氛围变得十分热烈。参加现场学习的中学生小李同学,主动走上前,兴致勃勃地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他在心肺复苏模型上开心地进行按压操作,一开始还有些生疏,不得要领,但经过几轮反复的操作学习和蔡华忠教授的耐心指导,小李同学逐渐掌握了徒手心肺复苏的操作技能。他笑着说道:“学习游泳既能锻炼身体,同时还能学习心肺复苏术,真是收获满满。” 小李同学的亲身实践,也让其他孩子和家长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掌握急救技能的重要性。

7b029593aa55a6959b47501de8f2c47

此次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联合江苏大学游泳馆开展的防溺水现场教学活动,不仅让中小学生和家长们深入了解了溺水的专业知识和严峻危害,更让大家学到了实用的急救技能。它像一场及时雨,在溺水事故高发的夏季,为青少年的生命安全增添了一份坚实的保障,也让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许磊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党总支第二党支部的蔡华忠主任牵头,联合江苏大学游泳馆共同举办防溺水现场自救和施救技能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