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第三建设期绩效评价结果,我校牵头的先进纺织工程技术中心获评“优秀”等次,全省高职院校牵头的工程技术中心获得“优秀”等次的仅有两家。
江苏省先进纺织工程技术中心于2014年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由我校牵头,苏州大学、南通大学、江苏大生集团等高校院所和国内龙头企业共同建设。在第三建设期内,中心始终坚持“创新技术开发—工程化转化—产业化示范”的技术路线,在新型纤维材料、先进纺纱技术、智能可穿戴产品、绿色染整技术、功能性面料五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中心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建立“与领军企业协同攻关,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链创机制,多次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成功研发出多项新技术、新产品,并实现了产业化。特别是在行业“卡脖子”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为江苏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中心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通过技术转移、社会培训、成果转化等有效推动了江苏省纺织经济的发展。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统一部署,本次绩效评价先后经历绩效自评、专项审计、形式审查、专家会评四个阶段。评价过程中,专家对先进纺织工程技术中心在第三建设期建设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中心在体制机制探索、协同攻关、重大成果积累以及服务江苏发展等方面贡献突出,充分发挥了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此次获得绩效评价“优秀”等次,不仅是对工程中心第三期建设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激励。工程技术中心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创新重点将从一根丝、一根纱、一块布、一件衣协同创新,向一套装备、一套模式跃迁;由传统纺织向现代大纺织迈进,进而向未来超纺织拓展,为纺织强国和纺织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