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与检验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开展"党建+科普"医药知识进校园系列活动
3至7月,药学与检验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走进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医药科普活动。通过“党建+科普”的创新模式,党员教师们将专业的医药知识转化为趣味实践,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科学与健康的启蒙之旅。
在健康知识课堂上,学院教师们创新采用情景剧、互动游戏等形式,将抽象的专业知识变得生动易懂。周杰和冯丁丁老师把流感病毒比作"小怪兽",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们理解人体免疫机制;吴明如和张思访老师则化身"退热药侦探",带领学生通过实验辨别药品真伪。科学实验环节同样精彩纷呈,鲁正熹老师指导学生从日常食物中提取淀粉,黄仪老师通过"苹果变色"实验讲解抗氧化知识,陈海燕老师带来 “泡腾片里的科学” 科普课,通过小苏打与白醋的化学反应演示产气原理,孩子们亲手制作了 “气球小河豚”,在玩闹中理解泡腾片 “遇水起舞” 的奥秘,并用临床案例强调 “泡腾片要先游泳再喝” 的安全常识。王蕾老师则通过视频和互动讲解安全用药常识。
活动特别设置了中医药文化体验环节。周瑾欣老师带领学生制作中药香囊,韩瑾老师教授传统山楂丸的制作方法,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我要教奶奶做'会消食的小魔法球'!"一位五年级学生在体验山楂丸制作后兴奋地说。
药学与检验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威表示,此次系列活动是学院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实践。通过“党建+科普”的形式,更好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感兴趣的内容,让科学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教务处主任刘心慧感慨,“医药进校园让学生与老师受益匪浅,经过长期熏陶,许多老师已将医药知识与本学科、跨学科进行融合,设置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课。”她期望,未来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让更多的老师将医药知识带进校园。
本次系列活动累计惠及百余名小学生,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操作+生活应用"的完整教学链条,构建了立体化的科普教育模式。学院将继续探索科普创新形式,不断提升学院在医药科普领域的影响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