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开展“药韵童行・科学筑梦”医药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

2025-08-31 14:46:41 周咏梅 高先科

        近日,药学与检验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走进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医药科普活动。通过党建+科普的创新模式,党员教师们将专业的医药知识转化为趣味实践,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科学与健康的启蒙之旅。

趣味课堂:让健康知识起来

感冒小怪兽,用药大作战课堂上,周杰、冯丁丁老师以情景剧的形式,将流感病毒比作小怪兽,鼻毛和鼻涕则化身守门员护城河,让孩子们在欢笑中理解人体免疫机制。互动环节中,学生们跟着《七步洗手歌》学习正确洗手方法,并通过卡通动画了解安全用药知识。

吴明如、张思访老师则化身退热药侦探,带领孩子们通过实验辨别真假退热药。原来吃药有这么多学问!三年级学生陈柯宇在观察到真假药品的实验差异后惊叹道。这种沉浸式教学,让严谨的医药知识变得生动易懂。

陈海燕老师带来 泡腾片里的科学科普课,通过小苏打与白醋的化学反应演示产气原理,孩子们亲手制作了 气球小河豚,在玩闹中理解泡腾片 遇水起舞的奥秘,并用临床案例强调 泡腾片要先游泳再喝的安全常识。

科学实验:探索生活中的化学奥秘

植物宝宝的能量宝石大发现实验中,鲁正熹老师指导学生们从土豆、米饭中提取淀粉。当碘液滴下,淀粉瞬间变蓝,教室里响起阵阵惊呼。这就是植物储存能量的宝石鲁老师解释道。

黄仪老师的苹果变色魔法实验则揭秘了氧化反应。通过对比实验,孩子们发现柠檬汁能阻止苹果褐变,纷纷记录下这一厨房科学密码。王蕾老师则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和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小朋友了解到什么是药物、药物剂型以及常见的用药方式有哪些,时刻提醒小朋友乱用药的危害,如何安全有效地守护自己与家人的健康。

中医药文化:传承千年的智慧

周瑾欣老师带领学生们制作中药香囊,艾草与薄荷的清香让孩子们感叹:原来端午节的传统藏着防疫密码!韩瑾老师的小小药师课堂则让学生们体验了山楂丸的制作过程。五年级学生小王兴奋地说:我要教奶奶做会消食的小魔法球通过动手实践,中医药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触摸、可体验的生活智慧。

药学与检验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威表示:我们以党建+科普为抓手,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感兴趣的内容,让科学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系列活动形成了理论讲解实验操作生活应用的完整链条,惠及百余名学生,构建了立体化的科普教育体系。

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教务处主任刘心慧感慨:医药进校园让学生与老师受益匪浅,经过长期熏陶,许多老师已将医药知识与本学科、跨学科进行融合,设置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课。下一步她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将医药知识带进学校。届时学校也会组织小朋友走进大学校园,与哥哥姐姐们一起感受大学氛围,聆听教授指导,激发孩子们的无限可能!

感冒小怪兽退热药侦探,从淀粉魔法山楂丸制作支部党员们用一场场有温度的科普活动,践行了高校服务社会的使命。当孩子们带着好奇与收获走出课堂时,科学的种子已悄然播下,静待未来的绚烂绽放。

王蕾-通讯稿照片

王蕾-通讯稿照片2

吴明如-通讯稿照片2

周杰-通讯稿用照片1(1)




责任编辑:孙洋洋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支部党员教师以“党建+科普”走进小学,用趣味实验和情景剧把医药知识变游戏,播种科学、安全与中医药文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