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背景
为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赋能江西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江西机电职院决策部署成立“知行学院”,力图打造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特区”,培养未来大工匠的“摇篮”。该计划秉承学校“崇德尚能·知行致远”的校训,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魂、技能为根”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专业群为依托,培养品质优、技术高、功底实,富有钻研创新精神特质的高素质拔尖创新型人才。
电气工程学院积极响应该项计划,自2021年9月起选拔成立“卓越工控班”(简称工控班),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智慧工厂、各类智能装备制造企业,从事智能生产线、工业机器人、工业网络等智能控制设备与系统的安装与维护、设计与调试、改造与集成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式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主要做法
(一)实施“岗课赛证”融通一体的综合育人模式
电气工程学院组织教研室老师走访企业,分析关键核心岗位及能力需要,研讨制订工控班课程设置。工控班围绕“项目+证书+竞赛”等重要环节实施,以“岗课赛证”融合模式实施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对接自动化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应用等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维修,网络搭建与数据采集,产品集成与设计仿真,生产管理和升级改造等关键岗位;教学实践结合全国职业院校
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机器人系统集成等重点赛项;课程内容融入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智能制造生产管理与控制、可编程控制系统集成及应用等X证书标准内容。
(二)实施逻辑测试与技能测试并重的学生选拔方式
电气工程学院面向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5个专业大一新生进行选拔。学生自愿报名,通过逻辑测试、实操培训和技能测试三个阶段的选拔考核。按照逻辑测试和实操测试综合成绩排名,每一届遴选出30人组成工控班。
(三)倡导劳动实践和健康发展教育综合育人
培养过程重点突出:课程对接职业岗位能力,强化学生劳动职业素养,使其学习工作有“实践能力”;重视学生身心健康教育,锻炼学生坚韧意志品格,使其处世生活有“幸福能力”。教师引导工控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工作习惯,培养学生会学习、有技能、懂生活、常感恩。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为终身学习和能力迁移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成果成效与经验总结
(一)以“项目”为主导,强化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培养
以教学和科研项目为主导,教师带领工控班学生自行改造实验设备,完成设计规划方案、采购设备板材元器件、实施设备安装与通电调试。完成改造20套S7-200SMART PLC实训装置,提高了实验实训设备的使用率,节约了学校资金近20余万元。
(二)以“证书”为推手,强化学生岗位技术能力培养
以1+X证书工作为推动,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内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X证书内容学习与考证,21级工控班学生30人全部获取1+X证书,为学生走向职业岗位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三)以“竞赛”为抓手,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以技能竞赛为抓手,对接赛项标准要求,选拔工控班学生进入到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机器人系统集成、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工业控制等相关赛项中备赛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合作意识。21级工控班贺志豪、刘文富两名同学参加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荣获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
(四)以“习惯”为养成,培养学生学习工作良好方式
以养成良好学习、工作方法为目的,班级指导员和辅导员老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书写学习、训练日志的习惯,学会梳理知识点、反思学习成效。
(五)以“幸福”为获得,磨炼学生身心健康坚韧品质
要求学生坚持跑步健身,辅导员带领全班同学坚持长跑打卡。指导员给学生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引导学生感知身心状态、勇于接纳自身弱点、学会疏导负面情绪。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爱好和锻炼习惯,锤炼抗挫折能力,磨砺意志品质的坚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