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仰望星空,核你同行”宣讲团航天科普体验——海阳东方航天港研学

2024-08-13 17:42:16 焉维维 赵宇森

航空卫星发射基地,

科技与梦想的璀璨交汇,

虽隐于大地,却织就天地之网,

延伸探索边界,赋予生活便捷。

开启研学之旅,

揭秘基地奥秘,

心灵随卫星轨迹翱翔,

畅游知识海洋,

致敬人类智慧。

此地,每颗螺丝载梦,

每次模拟预示飞跃。

着迷欢呼间,

梦想伴卫星遨游宇宙。

在这个充满好奇与探索的季节,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仰望星空,核你同行”宣讲团带领“祥曦”夏令营的孩子们开展航天科普体验主题研学活动,让我们一起跟着他们走进海阳东方航天港,深入了解航空航天的奥妙!

追星揽月,叩问苍穹

漫漫航天史,拳拳爱国心。在宣讲团成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参观了我国航天的发展历程,从最开始的长征系列、神舟系列,再到后来的天舟系列、嫦娥系列、天宫系列等,在观看我国航天发展史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航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的飞速发展,也体会到“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这十六字沉甸甸的航天真言,以及一代代航天人的辛勤付出。

航天精神,薪火相传

航天楷模代代出,科技薪火永相传。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那些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们和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在祖国的航天事业中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甚至不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要学习航天人努力进取,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报国之志,传承航天精神、致敬航天成果、展望航天未来。”宣讲团成员高姿晨在讲解了钱学森、任新民、杨利伟、翟志刚等航天楷模人物后,告诉孩子们要铭记背后英雄人物的付出,传承航天精神。

遨游太空,漫步宇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火箭真的好复杂,成千上万的部件和数不清的零件,直到亲眼看到我才感受到祖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艰难。”三年级的曹荣旭这样说。当孩子们真真切切进入11还原的CZ-11火箭模型内部,用眼去看,用手去触摸,用心去体会,这一刻才感受到星辰临界的震撼,也是在这一刻才真正明白航天人的伟大。

神秘旅行,对话未来

宇宙奇迹馆是一个充满想象和探索的地方,它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宇宙奥秘、体验太空遨游和学习天文知识的机会。在宣讲团成员的讲解下,孩子们了解了宇宙的起源、星系的形成以及宇宙的膨胀等深空知识;学习了黑洞的科学原理,感受接近黑洞时的神奇体验,与未来的自己或想象中的外星生命进行对话;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感性和情愫,以及破解黑障之谜。

模拟发射,寓教于乐

       亲手制作小火箭,你我化作航天人。所谓知行合一,前面孩子们汲取了深厚的火箭发射和太空相关知识,接下来就要实践验证了。在宣讲团成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学习制作组装火箭,将火箭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完成火箭发射任务,切身体验航天工程师的智慧与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建设航天强国要靠一代代人接续奋斗。”水火箭在孩子们松手的瞬间飞跃、腾空、悬停、下落,引爆现场热潮,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科学与梦想的种子。通过亲手制作发射水火箭,孩子们进一步拓展了科学视野,培养了动手、动脑能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智趣结合为他们搭建起了零距离接触航天科技的平台。


逐梦航天,筑梦未来

脚踏实地,才能拥抱星空;格物致知,方可叩问苍穹。此次航天港之行,孩子们不仅学习到航天科技、火箭发射原理及太空育种等前沿科学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航空科技领域创新、探索、实践的热情,培养了科学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领略了现代航天科学技术发展的无穷魅力,启发孩子们对未来的思考。

宇宙的震撼不止于本身的浩瀚无垠,

更在于人类丈量与探索的勇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航天研学”的意义便在于

让肩负着未来使命的栋梁学子们,

在心底埋下追寻星空的种子,

方能在未来怀揣着勇气与决心,

踏上伟大的问天之路。

责任编辑:杨晓晓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暂无评论
    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仰望星空,核你同行”宣讲团带领“祥曦”夏令营的孩子们开展航天科普体验主题研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