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科法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赴 临沂开展“踏寻红色印记,赋能乡村振兴”主题活动

2025-07-31 21:58:04 曾子凡

为赓续红色精神血脉,将先辈们熔铸在烽火岁月中的赤诚担当与奋斗豪情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7月26日至27日,盈科法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党员志愿者们先后走进临沂市沂蒙革命纪念馆汤头镇后湖崖村,开展了一场融合历史体悟与实践担当的“踏寻红色印记,赋能乡村振兴”红色主题实践活动。

一、红色场馆寻根,体悟军民情深与使命传承

在沂蒙革命纪念馆,党员志愿者们深入学习了解沂蒙地区作为革命火种传播重要基地的历史。“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家喻户晓的《沂蒙山小调》,仿佛在巍巍青山与滔滔沂水间回荡。“沂蒙红嫂”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决绝,“沂蒙母亲”王换于倾尽家财抚养革命后代的担当,她们以最朴素却最伟大的行动,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精神铸就成了穿越时空的丰碑。展馆中详实展示了各项建设事业的蓬勃开展,从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到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党员志愿者们深刻认识到,沂蒙精神的伟大从来不是抽象的符号,它既体现在革命年代军民鱼水情深、生死与共的浴血奋战中,也闪耀在建设时期攻坚克难、改天换地的奋斗征程里。

7.31育人号照片1

在孟良崮战役展区内,一幅标注详尽的作战地图吸引了党员志愿者们的目光。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军民支援下,于孟良崮山区取得决定性胜利。展柜中,泛黄的支前账本记录着“家家户户推小车,男女老少齐支前”的壮阔场景:32万名沂蒙群众用独轮车筑起补给线,10万名民工转运伤员,为战役胜利筑牢了“军民同心”的根基。

“当年的独轮车推着胜利,如今的我们推着时代。”党员志愿者感慨道。通过珍贵史料与影像资料,党员志愿者们不仅重温了战役中的英雄事迹,更读懂了“人民是胜利之本”的深刻内涵。那些老照片里战士们年轻而坚定的眼神,与当代青年的目光交汇,让“初心传承”有了最鲜活的注脚。

如今,这份精神财富正转化为振兴发展的澎湃动能:红色旅游线路串联起纪念馆与古村落,让革命故事成为增收密码;依托“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当地培育出现代农业产业园、物流电商集群,昔日独轮车碾过的支前路,已拓宽为产业兴旺的致富路。老区人民在传承中创新,让红色基因融入发展血脉,铺就出一条兼具时代活力与民生温度的幸福路。

场馆犹如厚重史书,以砖石为页、以故事为墨,镌刻着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这堂“行走的思政课”,坚定了理想信念,照亮前行之路。党员志愿者们将从红色历史里汲取的信念与担当,转化为前行动力,决心让红色基因如常青松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持续焕发蓬勃生机,以青春之姿传承红色血脉,续写时代华章。

二、红色课堂铸魂,延续初心使命与时代担当

带着在红色场馆中汲取的精神力量,盈科法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走进临沂市后湖崖村,在这里,党员志愿者们聆听老党员的峥嵘故事,汲取奋进力量。

后湖崖村的绿树间,82岁老党员赵仕贵的家朴素而庄重。斑驳木门后,墙上“光荣在党50年”纪念勋章与“优秀共产党员”证书格外醒目——这是他54年党龄的见证。

7.31育人号照片3

“你们是国家的未来,要好好学本领,将来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多做贡献啊!”老人紧握着实践队员的手,语重心长的嘱咐里满是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围坐于老旧的小桌旁,老人缓缓讲述起自己的奋斗历程,谈及上世纪80年代主持修建村里水利工程的往事,他眼中泛起光芒:“那时候没有机械,全靠肩挑手挖,全村人拧成一股绳,硬是在石头缝里凿出了几公里的灌溉渠。”这项惠及全村的水利工程,让昔日靠天吃饭的旱地变成了丰产田,至今仍滋养着千亩良田,成为老党员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生动注脚。党员志愿者们轻抚勋章,认真记录着奋斗故事。“老党员把‘为人民服务’刻进了骨子里。”党员志愿者们真切体会到“共产党员”四个字承载的责任与光荣。

7.31育人号照片4

三、红色沃土扎根,将精神传承化为助农实践

盈科法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又走进村中的生态果园,深入田间地头助力产业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红色传承+乡村振兴”的青春担当。盛夏的果园里,桃树枝头挂满饱满的果实,学子们戴上手套、拿起工具,跟着农户学习果树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治等生态养护技巧。“这些果树就像咱村里的孩子,得精心照料才能结出好果子。”果农赵玉太的话让大家深受触动,党员志愿者们分工协作,有的清理杂草,有的检查果实生长情况,有的记录养护日志,深刻感受到“劳动最光荣”的魅力。

大家请看,这是后湖崖村的有机蜜桃,带着沂蒙阳光的味道,更藏着党员们带领村民干实事的故事……”党员志愿者们在果园里架起设备,一场别开生面的助农直播火热开启。镜头前,学子们熟练地展示水果品质,讲述果园采用的生态种植技术,还特意介绍了村庄在党员们的带动下发展特色农业的故事,直播中,不少网友留言“为老区蜜桃点赞”“为青年学子点赞”。

四、红途恒进笃行,青春助力乡村振兴长效路

“老党员用一辈子践行誓言,我们要把这份精神融入乡村振兴。”党员志愿者隋涵宇说。此次活动将红色教育与专业实践结合,既让党员志愿者们筑牢信仰之基,又通过生态管理、电商直播等方式为乡村赋能。党员志愿者们后续将协助后湖崖村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和电商技能培训体系,让红色力量持续为乡村发展“续航”。

从听老党员讲“拧成一股绳”的奋斗史,到学子们用行动续写“助农新篇章”,后湖崖村的故事正是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学子扎根红土、服务乡村的缩影。正如老党员赵仕贵所说:“一代代人接力干,好日子才能长长久久。”在齐鲁大地上,这样的青春实践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责任编辑:曾子凡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盈科法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赴 临沂开展“踏寻红色印记,赋能乡村振兴”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