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清”近话论】走进新时代(六)

2020-09-10 22:02:56 中文系学生党支部 冯雅 任志琴

生命的轮回也永不停止,但我们心中对四十个春天的追忆永远也不会淡忘。又是一年春暖花开,中华大地一片欣欣向荣,莺歌燕语鸟语花香,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安康,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息。

1978-1988第一个十年

经济:1978年至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工作主要由陈云负责。陈云经济工作的主要思想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 经济发展要保持四大平衡,即财政物价物资外汇平衡。在这期间,中国的经济基本保持保四争五的增长速度,通货膨胀被有效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制的深切推广,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理顺工农业价格剪刀差问题,放开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等问题,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都有待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重大突破。

走进新时代1.png

政治:中苏关系—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于1989年5月16日举行会晤,宣布中苏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中苏高级会晤终于实现,邓小平指出:“我们这次会见的目的是八个字: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他建议:“多做实事,少说空话。”从此开始了两国间一种新型的关系。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会见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它结束了中苏间长达二十多年不堪回首的过去,开始了两国间一种新型的关系。

中美关系—1979-1989年初步发展,打下基础。中美关系从经济到文化开始了全面的交流。1989年的学潮使十年的平稳关系濒于破裂,后在与美国特使见面发表讲话中邓小平指出“中美关系终究就要好起来才行,这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需要”,这才从根本上挽救了中美关系。

1988-1998第二个十年

经济:截至199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产值为9020亿美元,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七位。在这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9.8%,是新中国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比同期发展中国家高4.8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高7.3个百分点,比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高6.5个百分点。

199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由第三十二位上升到第十位。外汇储备1399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国际旅游业收入由2.6亿到121亿美元,跃居世界第八位。实际利用外资2500亿美元,年利用外资额连续五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二十年中,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成倍增长。农村居民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人民币提高到1997年的2090元;城镇居民由343.5元增加到5160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增长8.1%和6.2%。

走进新时代2.jpg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从1978年的184元增加到2677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每年增长7.7%。1997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6280亿元人民币,比1978年的211亿元增长218倍,年均递增32.8%。

政治:中日关系—1998年6月8日-10日,中国共产党和日本共产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实现两党关系正常化进行商谈。双方确认,两党之间存在的历史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双方一致同意两党实现关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1998年6月25日-7月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对我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中美两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重大的国际问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而重要的共识。克林顿重申: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家组织。

1998-2008第三个十年

经济: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农业完美突破的30年!中国恢复了民国以前的包产到户,以人性为本,广大的农民开始为自己劳动,农民们更加充满干劲,生产积极性高涨,加上袁隆平爷爷杂交水稻技术的发明和推广,农民们富裕了起来,粮食产量也不断提高,每亩高产800多公斤已不再是不可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万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科技: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2008-2018  第四个十年

经济:中国的经济奇迹是建立在中国耀眼的经济发展成就基础上的。

走进新时代3.jpg

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结构日趋合理化,第三产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017年,中国三产结构的比例分别为7.9%、40.5%和51.6%。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幅已经超过第一、第二产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随着改革的红利不断释放,村村通、养老制度、医保制度、扶贫制度等大量民生工程不断推进,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切实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科技: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家确定的科技体制改革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科技工作的战略重点正在转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企业科技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242个国家级技术开发类研究院所已基本完成转制工作,多数科研机构的运作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取得初步成效,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科技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崛起,技术市场发展迅猛;宏观科技管理体制逐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正在逐步展开。

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科研机构面向市场、自我发展的能力越来越强,为经济建设解决了大量关键性技术难题。

科技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结果,墨子传信、神舟飞天、高铁飞驰、天眼探空、北斗组网、超算发威、移动支付、网上购物……中国正在越来越多的科技领域走进了世界前列甚至世界第一。

回顾历史

40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从那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年代到了现在电灯电话、汽车家电都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人民的生活追求早已不仅限于吃饱穿暖,而是开始追求有品质、有品味的生活。

中国被称为基建狂魔,2016年我国铁路总里程达到12.4万公里,2015年公路通车总里程457万公里,世界十大最高的桥梁有八座在中国,正是这些基础设施的修建大大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中国人牢记这句致富真理,国家和政府大量资金投入基础建设,中国有世界最复杂的地质地貌,有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从南到北跨越五个温度带,但这并没有难道勇敢无畏的中国人。

虽然我们国家和改革开放之前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我们依然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贫困人口,不能因为取得的这些成就沾沾自喜,以后要走的路还很长。
 中华民族是世界最勤劳的民族,我们热爱和平、热爱国家,我们有智慧、有胆识,照这样发展下去,只要再给我们几十年的时间,定会重回那曾经的巅峰!

责任编辑:覃治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中华民族是世界最勤劳的民族,我们热爱和平、热爱国家,我们有智慧、有胆识,只要再给我们一段时间,定会重回巅峰。
    }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