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根脉 铸牢精神丰碑——黎明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在红色记忆里“寻宝”,为青春成长“赋能”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要求,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7月9日至10日,黎明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赴福建长汀开展“追寻红色根脉 铸牢精神丰碑”暑期社会实践研学活动。通过开展实地参观、专题学习、重温入党誓词、基层调研等“沉浸式”学习,实现红色教育从书本走向现实,引导师生在红色热土中感悟信仰力量,在历史脉络中汲取奋进智慧,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一、走访红色旧址,研学课程“活”起来
7月9日,实践队首站走进长汀县博物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这座被誉为“红色小上海”的历史建筑群,完整保留了土地革命时期闽西苏区的革命风貌。学院师生们通过珍贵文物、历史照片和场景复原,系统了解闽西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武装斗争、政权建设的峥嵘岁月。一张张泛黄的布告、一件件简陋的武器,无声诉说着“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苏区精神。
随后,实践队师生前往中央红色医院前身——福音医院旧址,这座由傅连暲将军主持建设的医院,在缺医少药的年代救治了无数红军战士,学生田智斌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动情地说:“斑驳的手术台和自制医疗器械,让我深刻体会到什么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医者仁心,更明白了当代青年应有的担当。”学生张宇玲更是感慨到:“探寻红色遗迹,宛如翻开一部青年成长成才的鲜活诗篇,它是青年成长路上最生动的教科书。在这里,青年既能提升理论素养、在实践中磨砺自我,又能以时代为镜,强化自身的担当与使命。”
近年来,黎明职业大学坚持研学课程化,强化课堂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设计,学校深度挖掘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并将其有机融入实践教学环节,持续提升思政课程的思想深度与引领效能。与此同时,学校持续强化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拓展,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路径,不断完善育人机制,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教育体系,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了坚实的思想根基。
二、缅怀革命先烈,研学教育“实”起来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为传承弘扬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共识,实践队师生在瞿秋白烈士纪念馆开展了庄重的重温入党誓词活动,面对鲜红的党旗,全体党员高举右拳,在副院长蒋琪纯同志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铿锵有力的誓言在纪念馆内回荡,激荡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纪念馆内,师生们在讲解员的引领下,通过《最后的斗争》专题展陈,回顾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革命家瞿秋白从容就义的壮烈历程。馆内陈列的囚衣手稿、就义前的留影,生动诠释了“为真理而献身”的崇高品格。师生们驻足凝视,深刻感悟革命先辈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
随后,实践队师生走进杨成武将军纪念馆,从“松毛岭阻击战”到“飞夺泸定桥”,开国上将的戎马生涯让同学们热血沸腾。蔡君雄同志为学生代表上了一堂“传承革命精神 弘扬榜样力量”主题微党课,他回顾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强调本次活动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方面的重要意义。他激励广大青年学子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勤学本领,不断提高个人的素质能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勇挑重担、努力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坚定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参观完后,教师们纷纷感慨,可以通过推行项目式学习,组织学生围绕红色文化主题开展社会调研,如“本地红色遗址保护与开发现状”“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撰写调研报告并在课堂展示交流,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同时,加深其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推动“大思政课”落到实处。
三、深化实践育人,研学内涵“富”起来
此次研学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构建“行走的思政课”的重要一环,实践队通过“现场教学+主题研讨+微党课”形式,将党史学习与理想信念教育深度融合。下阶段,学院将进一步推动此次研学活动成果的丰富和转化,一方面,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活动,组织师生围绕长汀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理论挖掘,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并将研学收获系统融入学校思政课教学过程,推动开发特色教学案例,让红色故事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另一方面,持续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青苗”理论宣讲团走出校园,赴中小学、社区、企业开展巡回宣讲,通过“青年说给青年听”的方式,让长汀的红色故事在地方基层焕发新时代光芒。
从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的燎原星火,到瞿秋白“永葆初心”的精神丰碑,再到杨成武将军“矢志报国”的将帅风范,此次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既是一场行走中的“大思政课”,也是一段“红”与“专”融合的青春磨砺。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研学活动为契机,继续引导黎大学子做红色根脉的守护者、伟大精神的践行者,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