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学院第一党支部开展沉浸式产业实践教育活动
4月14日至18日,智能制造学院组织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3个班共114名学生,深入丽水市多家智能制造企业一线及产业园区通过“实地观摩+岗位体验+工匠对话”的多元形式,开展《企业工作任务》实训,打造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
走进智能制造一线 触摸产业脉搏
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先后走访了高崎智能装备(丽水)有限公司、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展示中心及滚动功能部件产业小微园,深入生产线观摩数控机床、精密功能部件的制造流程。在高崎智能装备车间,企业技术负责人现场演示了智能化生产线如何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无人化”精准作业,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中国智造”的魅力。
丽水经开区展示中心则通过全景沙盘、AR交互等形式,生动呈现了当地从传统制造向“专精特新”产业集群的转型之路。滚动功能部件小微园内,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生产模式,让学生们理解了现代制造业的生态化发展逻辑。
对话大国工匠 解码成长密码
活动特邀浙江德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亮东等企业代表走进校园,为师生开展“大国工匠”主题讲座。作为从一线技术员成长起来的行业专家,彭亮东以自身参与国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研发的历程为例,剖析了技术工人如何在“精度0.01毫米的较量”中实现价值突破。“真正的工匠不是重复劳动,而是用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他鼓励学生深耕专业技能,同时保持跨界学习的敏锐度。讲座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AI时代技能人才竞争力”“职业院校学生创业路径”等话题踊跃提问。
企业任务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图纸变产品”的全流程,而工匠讲座则从精神层面强化了职业认同。后续学校将持续拓展校企合作资源,通过建立“教室-车间-创新工场”的递进式培养体系,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