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最美教师、黔西南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在该校刘秀祥工作室以《不忘教育初心 牢记育人使命》为题,为临沂大学教育学院学冬第一党支部“师心筑梦”实践团成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师德公开课”。
公开课上,刘老师结合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经历,讲述了自己“从千里背母上大学”到做“大山深处孩子守梦人”的故事。他深情回顾了自己在临沂大学求学的黄金岁月,感激师恩对其沟通力、组织力及协调力等的锤炼,铸就了个人发展的坚实基石。他坚信“走出大山不是为了逃离大山,而是为了更好的建设大山”,在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决然回到大山,做大山深处孩子的守梦人。从教10余年来,坚持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也热心帮助大山的孩子追求梦想,通过“助学走乡村公益助学行动”让1800多位孩子重返校园,牵线资助贫困学生7000余人。刘秀祥用真切的行动践行自己“在大山深处做教育的高地”这一理想信念,展示了新时代师德楷模的崇高风范。
刘老师向学生们提出了三个问题:“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教育?教师在民族复兴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引发成员们深入思考教育的本质与意义。交流互动环节,实践团成员请教了教师如何保持工作的热情和激情、如何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教师如何进行职业规划等问题。刘老师表示,教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梦想就有奋斗的方向;老师要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善于运用传统文化的精髓教授学科以外的知识;老师是学生身边的模范,重言传更重身教,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我成长。
“师心筑梦”实践团带队教师张明瑞、宋志璐和教育学院的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参加了活动。公开课引发了师生们的强烈共鸣,被刘老师崇高的师德所深深鼓舞,纷纷表示要崇尚榜样、学习榜样、成为榜样,坚定从师的信念、满怀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努力成长为一名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据悉,临沂大学教育学院组建的“师心筑梦”实践团,怀揣崇高敬意,紧随杰出校友刘秀祥的卓越足迹,深入贵州省望谟县开展“心系沂蒙 爱溢黔山”社会实践活动。依托共青团中央心理健康青春行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实践团结合教育学院学冬第一党支部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榜样引领工程等的精髓,将组织开展寻访“四有”好老师、重走长征路等活动,旨在让学生们在榜样引领下坚定信念,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