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学院赴天水市秦安县开展暑期教育实践活动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7月10日至12日,学院组织师生党员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开展“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砥砺前行”党员教育实践活动。活动通过实地研学、走访慰问、红色宣讲、科普实践等形式,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服务地方发展紧密结合,为师生党员上了一堂“行走中的党课”。
在秦安解放纪念馆,师生党员跟随讲解员的脚步,透过泛黄的照片、斑驳的实物和详实的史料,重温了红二十五军长征过境秦安时与当地百姓军民一心、浴血奋战的壮烈历史。展厅内,党员们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铿锵誓言回荡在革命文物之间,凝结成“传承先烈精神,践行初心使命”的坚定信念。

在郭家镇,师生党员走访慰问了3位老党员。73岁的老支书王大娃用质朴的语言道出基层工作真谛:“班子团结,事就能成!”曾服役新疆的退伍老兵王世军谈及入党初心时热泪盈眶:“因为这是咱们中国一个伟大的组织!”铁道兵出身的王增丑紧握青年党员的手嘱托:“要勤勤恳恳为党工作,忠诚一辈子!”老党员们以岁月沉淀的担当,为青年党员点亮了信仰的火炬;而青年党员带来的时代新貌,也让老人们看到了红色基因的蓬勃传承。

学院联合秦安解放纪念馆走进寺咀初级中学,以“秦安解放故事”为主线,结合当地发展成就,阐释革命奋斗精神对今日幸福生活的奠基意义。退役复学学生以西路军古浪战役的悲壮历史为核心,通过沉浸式讲述与互动体验,为200余名中学生搭建起穿越时空的红色桥梁。当学生亲手触摸复原的“红军草鞋”、模拟传递“鸡毛信”时,“铭记历史、振兴中华”的信念已悄然扎根。
受红色精神感召,师生党员发挥专业特长,为当地学生开展“把学问做在祖国大地上”科普实践活动。通过“神奇的光学实验”“自制小火箭”等趣味项目,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科技体验,彰显了高校服务地方教育、赋能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担当。

学院党委书记在活动总结中表示:“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此次实践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让师生在历史现场感悟‘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力量,把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的实际行动。”
此次党员教育实践活动,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为契机,通过“走、访、讲、行”的立体化教育模式,让红色历史“活”起来、党员身份“亮”起来、服务实效“强”起来。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关爱老党员群体,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