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挝鲁班工坊首批13名学生圆满完成专业课程学习,正式进入老挝辉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启实习历程。这不仅是中老职业教育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的标志性成果,更意味着一批掌握先进技能的老挝青年将扎根本土,以专业能力激活家乡汽车产业发展动能,为中老经贸合作与区域产业升级注入鲜活力量。
鲁班工坊:搭建中老技能人才培育高地
老挝鲁班工坊作为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国家级标杆项目,由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联合老挝甘蒙省职业技术学院、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及老挝辉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四方共建。2022年8月入选全国“鲁班工坊”有条件运营项目,2024年1月通过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认定,成为广西首个投入运营的鲁班工坊项目。
老挝鲁班工坊建在老挝甘蒙省职业技术学院,一期600余平米的实训室内,先进新能源汽车教学设备一应俱全。项目建设的使命在于推动中国职教标准本土化落地,精准填补老挝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空白,为老挝青年成长为产业骨干搭建起国际化平台。
育训融合:锻造服务本土的技术力量
项目以“教随产出、校企协同”为核心模式,聚焦新能源汽车技术等前沿领域,通过“线上+线下”双语教学、本土化课程开发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定向培育“知文化、会中文、精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自老挝鲁班工坊2024年正式运营以来,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便组织汽车专业群骨干教师,联合党建联盟合作单位的专业人才,定期与老挝甘蒙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开展教学研讨,积极了解老挝学生与教师专业课程学习需要,研究制定相关课程标准,开展课程培训,共建课程资源,为老挝职业教育提供优质、丰富、实用的专业课程。
在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的引领下校企联合开发了4套本土化人才培养方案、31门双语课程标准、5部双语教材及70个配套课件,不仅获老挝官方认证,更构建起符合本土产业需求的技能培养体系。截至2025年,老挝鲁班工坊已累计培养学历生103人、非学历技能人才400余人,学生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斩获铜奖,为老挝储备了一批能直接服务产业的技术力量——此次13名实习学生正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学子启程:从课堂到产业的能力蜕变
作为老挝鲁班工坊订单班学生,这13名青年系统学习了汽车营销、汽车故障诊断、新能源技术等核心课程。“实训中掌握的中国先进汽车技术,尤其是新能源领域的技能,让我们对服务家乡产业充满信心。”学生张盼盼的话语道出了群体心声。
进入老挝辉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后,他们将在生产、维修及技术售后服务等岗位开展为期6个月的实习,深度参与企业实际项目。这一过程既是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更是从“技能学习者”到“产业建设者”的关键蜕变,为扎根本土汽车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本土赋能:中资企业与地方发展的双向奔赴
老挝辉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老挝首家中国品牌汽车经销商,自2009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为当地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而鲁班工坊的校企协同模式,恰好破解了企业及老挝汽车产业链面临的“人才短缺”瓶颈。
公司高度认可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在师资培训、课程开发上的投入,表示将持续深化合作,探索“中文+汽车技能”培养路径,让更多像这13名学生一样的本土人才,既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又能成为推动老挝汽车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
长远价值:以人才纽带筑牢中老合作根基
13名学生的实习实践,正是老挝鲁班工坊“校企共育”模式服务本土发展的生动缩影。接下来,中老职校和企业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拓展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维修等细分领域合作。
未来,更多老挝青年将通过老挝鲁班工坊这一平台成长为产业骨干,以技能为笔,在故乡的土地上书写汽车产业振兴的篇章,既为老挝经济发展注入内生动力,也让中老命运共同体在人才合作中愈发紧密,成为区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典范。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进一步凝聚党员教师的力量,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党员教师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中老职教合作,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方案,为老挝鲁班工坊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当地培养更多急需的高质量汽车产业技术人才,为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