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敏校长与教工党支部书记覃京翎撰写文章获《中国教育报》刊登
近日,我校服务地方优势产业的“政校行企共生体”新模式获中国最具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新闻媒体关注。由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苏敏校长与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院长覃京翎共同撰写的《政校行企协同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获《中国教育报》刊登,充分展现了我校在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领域的成功实践和深入思考。
文章主要介绍了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新机遇与挑战的背景下,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致力于打造立足广西、示范全国、辐射东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历经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十年探索,通过构建“政校行企共生体”新模式,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国际化产教融合范式,为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有效推动了中国—东盟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协同发展。该合作模式已向东盟国家推广人才培养培训标准等“中国标准”67份,开展国际化培训超过2.2万人次/天,并通过来华留学生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认证,显著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化服务能力,为“教随产出、校企同行”的职业教育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在探索“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新模式的过程中,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院长覃京翎带领党支部党员教师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中国—老挝境外办学项目”入选全国“鲁班工坊”,“中国-印度尼西亚新能源汽车现代工匠学院”成效显著,培养数百名留学生与企业海外技术人才。党支部党员教师作为特聘专家开展海外培训,提升合作企业技术水平。同时,开发多项国际标准,成立“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举办国际论坛,国际化成果获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未来,教工党支部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制,持续拓展国际合作广度与深度,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姿态,推动教育、产业与创新资源深度融合,为实现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走出去”作出更大贡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