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获全国特等奖!兰大这位小姐姐超超超优秀~

2021-03-16 17:31:11 兰州大学报 肖丹扬 张芳丽

为了开展实验她在祁连山徒手抓捕几百上千只密密麻麻的绿象甲,最终带领团队斩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常常在实验室埋头记录各项数据的她也热爱体育运动,曾在2019年兰州大学八院联合乒乓球比赛单打赛中获女子单打亚军。

一路走来,这个“从不需要去操心别的东西、就是搞自己的学习和专注成长”的女孩坦言家庭给了她很多鼓励,“甚至如果考试没考好,家人会安慰说卷子上字还写得挺好。”

这些故事来自于生命科学学院2017级生物技术基地一班的李梦瑶。2017年9月,李梦瑶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习,开启了学在兰大的新篇章,三年前播下青春之花的种子,如今已能听到花开的声音。


图片


发芽:心向榜样,汲取力量


大漠与清泉、峻岭和戈壁,在这个雄浑庄严的地方,李梦瑶常常折服于自然之美。生在西北、长在西北的她一直渴望在自己喜欢的土地上做热爱的事情。“得知自己被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录取的时候,我激动得夜不能寐。”

在入学之前李梦瑶曾看到过一篇关于郑国锠先生的报道,让她记忆犹新,难以忘怀。“郑国锠先生实验室里用完的盖玻片都是要回收的。指甲盖大、0.05毫米厚、轻轻按压就会碎的东西,竟然会洗干净重复利用!”在吃惊之余,她鼻子却猛地一酸,这位国内细胞生物学的奠基人,作为跨时代的顶级大咖,竟然会和小小的盖玻片“较劲”,老一辈科学家的勤俭务实精神可见一斑。

作为一名生科院的学子,李梦瑶很自然地把郑国锠先生视作学习科研路上的榜样。她明白,对于处在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现在的条件与当时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不需要再为硬件设施烦恼,但专业知识的缺口、文献阅读的障碍、实验进展的挫折、数据分析的无果都曾让李梦瑶焦头烂额。她也对自己有过怀疑,曾想到过放弃,但她坦言“郑国锠精神”给了她坚持走下去的动力。入学以来的三年多,李梦瑶始终将学习作为第一要务,对专业知识保持高度热情。


图片


随着对学院历史的深入了解,李梦瑶逐渐被生命科学学院众多前辈们的精神所折服。“他们是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人员,在兰大的土壤上辛勤耕耘,在西北的风沙里静心实验,将务实奋进不张扬的科研精神化作科研工作者靓丽的底色。”

如今李梦瑶已经大四,到了人生的一个岔路口。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她都想成为像郑国锠先生那样的细胞生物学家。“但是至今才明白,科学大家存在的意义并非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够走上和自己一样的科研道路,而是能用自己的精神和人格魅力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们,激励学子们去投身社会、去建功立业。”


抽枝:茁壮成长,乘风破浪


大学三年,李梦瑶先后斩获“互联网+”甘肃省金奖、“挑战杯”甘肃省特等奖、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特等奖、兰州大学“科学梦工坊”一等奖等荣誉奖项。

在这诸多科研经历中,令她印象最深的还是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这次大赛中,李梦瑶团队的参赛项目是 《雌性绿象甲在雄性干扰下的配偶选择》。

绿象甲繁殖期在7到9月,祁连山草甸上大片的马蔺即是绿象甲的食物,祁连山也成了它生存繁殖的场所。把实验所需的绿象甲带到实验室里则需要团队成员们在祁连山徒手抓获。“作为团队里唯一的女生,我一开始是抗拒的,但看见团队成员们认真的模样,我也努力参与到其中”。在徒手抓绿象甲时,小伙伴们会和李梦瑶开玩笑帮助她转移注意力,给了她很多支持和鼓励。

实验虽在盛夏,但祁连山里温度仍然很低,寒风阵阵,天气变化无常,瓢泼大雨对于团队成员而言更是家常便饭。“我有过敏性鼻炎,在实验过程中眼睛发红,一直流鼻涕,感觉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但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下,她还是努力克服身体不适和心理障碍完成了上千只密密麻麻的绿象甲抓捕任务,坚持做完了实验。



实验中,他们深入研究了雌性绿象甲这种昆虫的择偶问题,并创新性地阐发了试婚制模型,即雌性绿象甲会因雄性体型因素而更换配偶。这是团队反复实验后提出的概念,也成为项目冲出重围的一大亮点。

经过激烈角逐,李梦瑶团队赢得了评委老师的一致认可,斩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

一路从校赛到省赛再到国赛,从毫不熟悉到驾轻就熟,李梦瑶十分感谢老师们的倾囊相助和团队成员的齐心努力。项目导师杜波教授在阅读文献、分析数据、论文撰写以及投稿各个环节都给了团队很多实质性的建议,也让李梦瑶对科研有了更深的理解,自身的科研素质也得到较大提升。“杜老师在项目上严谨负责,是我探索科研的引路人。”李梦瑶说。

这是李梦瑶带领团队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最初对于大赛的赛制、得分点等并不熟悉,她认为团队能拿下全国特等奖也离不开冯虎元教授的帮助。他将自己的经验尽数传授,为李梦瑶团队提供了很多科研灵感,“他暑假还帮我们准备、审阅并修改材料,给予我们很多科研启发。”


绽放:热爱所驱,全面开花


大学时光,李梦瑶一直担任着班级团支部书记的职务。在她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支部连续三年考核都获得了学院第一名,今年还获评了“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

在学习、科研和学生工作之余,李梦瑶还有广泛的爱好。她在学院乒乓球队待过两年,积极参加训练并乐在其中,在2019年兰州大学八院联合乒乓球比赛单打赛中她还拿到了女子单打亚军。为了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她还逐渐喜欢上了夜跑,“习惯在跑步中总结反思、调整状态。”

而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多项任务,李梦瑶的秘诀是合理规划时间。她会把一堆任务排列出优先等级,从最需要、最急迫的事情开始,一件一件慢慢做,确保任务的节奏主动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每做完一个任务,自己会从中得到正向反馈,也就有信心和力量继续下一个。在偶尔的空闲时间,李梦瑶也会追剧放松,使自己的生活张弛有度。



谈及面对繁忙的学业依然会参加各种课余活动,李梦瑶的理由很简单:“我认为大学生活应当是多元多彩的,所以就都勇敢去尝试了,只有自己尝试了,才会明白哪方面是自己喜欢的和擅长的,而且在尝试中获得了很多有趣的体验。”

李梦瑶的科研生活虽然忙碌,但仍旧如叶脉般井井有条,团学工作穿插其中,有乒乓球的弧线、也有夜跑的律动,但构成她“青春之花”中心的仍是她对学术明晰而热切的向往。

主动担任国赛项目负责人、成为校级学生团干部、尽最大努力做好每一项任务、三年如一日坚持体育锻炼、积极与师长同学交流学习成长、及时与父母分享校园喜乐……“比起天赋,我更相信努力的力量。”李梦瑶把变优秀的奥秘归于勇敢、坚持和交流,这也是她本科生涯的真实写照。面对鲜花和掌声,李梦瑶谦虚地表示自己是很普通的兰大学生,只是在每件事上都拼尽了全力去做好。


THE

END


内容来源 | 《兰州大学报》第977期

文字 | 肖丹扬 张芳丽

编辑 | 毛松洁

责任编辑 | 张田甜

主编 | 肖坤

责任编辑:毛松洁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斩获全国特等奖!兰大这位小姐姐超超超优秀~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