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领航 |泸职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教工党支部:党建领航 智启新程

2025-08-20 11:22:09 郑欣

党建领航  智启新程——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教工党支部数智赋能·四融共创工作法推动融合创新发展

工作法简介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在学校百年经纬党建引领下,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创建数智赋能·四融共创党支部工作法,坚持党建引领事业发展原则,抓好党建发展和事业发展两条主线,以数智技术为驱动,以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支部建设与专业建设相融合、党员培养与教师成长相融合、红色文化与人才培养相融合为核心路径,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秉持聚焦对标精筑党建根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蓬勃发展的理念,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学院发展的各个环节。坚持以党建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和组织引领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现党建与学院事业发展同频共振。

党建与业务深融并进,创发展新画卷

构建党建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的党建工作体系,确立支部党建创先进、学院专业争一流的工作目标,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核心业务中全面贯彻,促进了业务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激发党员干部的创新活力。学院以一网一微一云数字化党建平台为有力载体,打破党建工作的时空限制。通过这一平台,广泛开展思想铸魂育人活动,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师生头脑,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组织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师生的创新活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开展实践服务活动,鼓励师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这些活动的推动下,支部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日益增强。

图片1


支部与专业互融共生,创特色发展圈

将支部建在专业上,党支部全面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等,将教研、教改活动全面融入支部党员大会和主题党日活动,定期研讨课程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法创新等,创新多元协同•1+X融入实战化项目成才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党建对专业发展的引领、促进作用,使党支部成为引领专业发展的高地。

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建成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认定为教育部十四五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据可视化》课程立项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双创教育专委会金课金师团队,建立大数据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投身中外职教合作,输出泸职标准、贡献泸职方案,制定金砖国家未来技能课程开发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团体标准,在老中国际课程建设项目中输出《大数据导论》《Python程序设计》等课程标准;教学成果显著,荣获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在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荣获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全国三等奖1项、省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科研领域收获颇丰,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包含SCI论文13篇、EI论文5篇、会议及中文核心论文22篇;拥有国家级软件著作权18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4项;大数据技术是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A+专业,软件技术是“GDI高职专科专业评估榜”A档专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是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A+专业,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建有泸州市网信人才培养基地。

牵头承办川渝杯、四川省工匠杯、2024全国半导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省级以上相关赛项10余项,进一步扩大学院办学的影响力。

图片2


 党员与教师融合成长,创人才培育链

秉承学校百年红色文化,以红色思想为引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支部党员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教师教学、科研、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强化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把党员骨干教师培养成先进典型,营造向先进学习、向模范学习的良好氛围,促进党员队伍和教师队伍双提升”“双过硬。大数据技术教学科研团队获2024年学校突出贡献奖,4人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人获学校优秀教师、12人获学校优秀指导教师称号,1人获泸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1人获四川省优秀教师称号,成功培育出全国技术能手”1人、四川省技术能手”2人,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1人,四川省名师工作室1个。

图片3

党支部着力优化人才选拔机制,以开放的姿态引进博士教授团队,充分激发个人创造力与团队协作活力,依托杨兴民院士工作站,建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成功申报数据智能分析与处理泸州市重点实验室、泸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打造两支高水平科技特派员团队,深入10多家本土企业调研,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校企联合开展横向课题4项,新增发明和实用专利4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85万元,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服务150余万元,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在班子队伍建设上,注重培养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与管理能力,打造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科研创新队伍建设中,提供充足的资源与平台,鼓励教师开展前沿研究,勇攀科研高峰;教学创新队伍建设,积极推动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学质量;骨干教师培养上,给予更多的发展机会与支持,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雏雁计划则专注于青年教师成长,为他们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助力快速成长。

图片4

红色文化与人才培养共融,创育人新篇章

通过校史馆、经纬家教家风馆、启明广场、玉阶广场等思政教育阵地,形成立足学生、辐射家庭、面向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和思想引领格局,红色文化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通过精心打造五位一体红色文化育人路径,让红色教育如春风化雨般融入师生生活。

党课上,红色故事与理论知识深度交融,点燃师生信仰之火;课堂中,将红色元素巧妙融入专业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活动里,以红色主题为核心,开展各类竞赛、志愿服务,激发爱国热情;寝室中,打造红色文化角,营造浓厚的红色氛围;社团内,组织红色文艺创作、党史研究等活动,让红色基因在青年群体中代代相传,不断坚定师生理想信念,筑牢政治信仰根基。学生参与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网络安全保障,多次参与成渝两地和泸州市的网络安全演练,入选省级攻击队,参加教育部攻防演练,取得优异成绩,获省教育厅感谢信。

图片5


图片6



营造团结、进取、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促进党建和事业双融合、双促进、双提高,党支部成为学院创先争优的基层战斗堡垒,学院打造了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立足泸州、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数字人才培养高地。

教工党支部先后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四川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单位、四川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泸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学院专业群教师团队获四川省最美教师团队称号,团队获四川卫视、四川观察、川观新闻、教育导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支部建设经验获四川党建、当代职校生宣传报道。

图片7


责任编辑:郑欣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党建领航 智启新程——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教工党支部“数智赋能·四融共创”工作法推动融合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