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科学家,科学家在我眼里什么都懂什么都能做。今天通过手绘“糖丸爷爷”顾方舟的自画像,我了解了一颗小小药丸背后的故事,明白了科研的成功不会很容易,凡事要做艰苦的努力,坚持不懈。这是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科学也偶像:循迹信仰基因 传承医学之光”的实践团队成员与宁海实验小学六年级胡同学的互动现场。
图1 实践队成员一对一教青少年手绘科学家自画像
图2 科学家自画像成果
小时候,我们常常将“要当科学家”挂在嘴边,却与科学梦想擦肩而过;如今,我们依然葆有“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奇心,每每震撼于“黑科技”的日新月异,骄傲于“国之重器”的大展雄风。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学生结合卫生健康类专业特色,组建了一支“科学也偶像:循迹信仰基因 传承医学之光”的实践团队,聚焦医学生命科学领域,创设融合故事性、体验性、科普性一体化的“学思玩”活动内容,打开了触摸科学、爱上科学,进而感受科学家精神的重要窗口。
学:我眼中的科学家
实践团队以学习·参观·寻访为主线来到生命守护者——宁波籍生命科学家特别展,在这里,每一件展品、每一段历史,都诉说着一位位科学家无私奉献的故事。“科学家们的手稿不仅仅是文字和数据的集合,它们是科学家精神的具象化,是中国科学发展的活化石”。一位热衷科学素材积累的家长跟团队成员分享道。
图3 团队成员在宁波籍生命科学家特别展参观学习
图4 实践队成员寻访科学爱好市民
思:我与科学家的双向奔赴
借助学习强国平台“带着你的疑问,来向科学家提问”栏目,作为一名医学生以及实践团队队长,周同学带着对医药科学的疑问,向甬籍科学家屠呦呦写信提问: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和素养?对即将投身医学事业的青年学生有什么期待和建议?通过向科学家写信,充分体现了青年学生的困惑、思考和追求。
图5 给伟大的科学家屠呦呦女士的一封信
玩:我与科普剧快乐同行
好的科普一定是有趣、生动且严谨的“糖衣炮弹”。以“玩科学”为理念,通过带领少年儿童参演科普剧《眼睛逃跑计划》,紧紧围绕儿童青少年眼健康主题,以青少年用眼卫生科普喜剧形式,通过幽默诙谐的人物、贴近生活的故事、生动自然的演绎,将一个个护眼科普知识融入表演中,在暑期开启奇妙的科普旅程,呼吁全社会一起关注青少年眼健康,从而让深奥的科学知识真正“活”了起来。
图6 《眼睛逃跑计划》科普剧表演现场
接下来,“科学也偶像:循迹信仰基因 传承医学之光”实践团队成员,将继续发挥医学专业优势,将科学家精神与卫生健康职业精神有机融合,以微话剧、微故事、微科普等方式,走进中小学、社区、医院、科普教育基地等,调研更多浙江籍医学生命领域的科学家,让科学家成为更多青少年的时代偶像,向大众讲好科学故事,传递科学声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