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诉大爱!清明节,他们追忆缅怀“大体老师”

2025-04-08 10:09:26 鄞响 陈磊 李兰

清明时节,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宁卫”)的师生们通过一系列深情而庄重的活动,追忆那些默默推动医学进步的“大体老师”。这些“老师”虽无名,却以无私的奉献,成为医学教育与研究的宝贵资源。

图为宁卫学生在纪念碑前缅怀“大体老师”。

3月28日,在宁波市人体器官、遗体(角膜)捐献者缅怀祭奠活动现场,师生们手捧鲜花、低头默哀,表达对捐献者的深深敬意与感激。学生丁淇娜的发言代表了众多学子的心声:“虽与您素未谋面,但您的无私奉献,给了我们宝贵的学习机会。感恩您,老师!”

在宁卫的缅怀室内,陈列着“无语良师”的生平信息,这里成为了学生们了解“大体老师”来处、领悟无私奉献精神的重要场所。人体生命科学馆副馆长曾斌介绍,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宁波就有市民自愿成为“大体老师”,为学生们提供学习人体结构、了解病症的珍贵教具。2003年,宁波在全省率先颁布《宁波市遗体捐献条例》,2004年,宁卫成为当时全市唯一的遗体捐献接受站。

图为学生在缅怀室致敬“大体老师”。

在缅怀室内,学生们静静阅读着每一位“大体老师”的故事,这些故事或感人至深,或令人动容。有的捐献者是孤寡老人,选择将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有的年轻父母因无法面对年幼孩子的葬礼,于是选择将遗体捐出;还有的捐献者身患重病,因得到陌生人的帮助,决定以遗体作为礼物回馈社会。这些故事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遗体捐献对医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意义。

除了现场祭奠和缅怀室参观外,宁卫还搭建了线上祭奠平台,让师生们能够通过献花、留言等方式,向“无语良师”表达敬意与感激。数千条饱含深情的留言在平台上滚动,诉说着对“大体老师”的无限敬意与怀念。有学生留言称:“在虚拟世界,我依然能感受到‘大体老师’们的伟大,他们教会了我生命的意义。”

图为宁卫遗体接受站。

据统计,自2005年首例遗体捐献者安放至宁卫人体生命科学馆以来,14年间已有139位“无语良师”的馈赠推动了医学教育的进步。

责任编辑:倪倩倩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清明时节,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们通过一系列深情而庄重的活动,追忆那些默默推动医学进步的“大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