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丝如帘,哀思化作春泥。在慎终追远之际,医学技术学院师生怀揣着对“无语良师”的深切追念,于3月28日赴宁波市遗体捐赠纪念陵园,参加红十字会主办的“生命·希望”主题活动。医学技术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郑宝,基础医学教研室老师任典寰,学工办老师以及“生命之花”社团学生代表一同参与。这场跨越生死的对话,在淅沥春雨中铺展开一幅医者仁心的温情画卷。
白衣泣雨:哀思与礼赞的回响
白衣礼青春,雏菊宿哀思。医技师生以雏菊为笔,在青石碑上书写追思。默哀、献花、拭碑,一系列缅怀活动让师生代表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奉献的伟大,生命的可贵。24美艺2班丁淇娜仰望着王德尚老师的墓碑,眼眸带泪说道:“虽然与您不曾相识,但您的无私奉献给予了我们学习的机会,我们无法感同身受您生前的病苦,但绝不辜负您身后的选择,谢谢您,我的老师!”
当《世界赠与我的》前奏破空,八名医技学子围成生命堤岸。曹渝清透声线刺破雨幕:“赠我一场病,又慢慢痊愈摇风铃……”合唱团和声渐起,如解剖刀剖开生死迷雾,歌声与雨丝缠绕,在生者与逝者掌心绽成白菊,完成对“无语良师”最温柔的礼赞。
生命永续:爱与希望的接力
2023年7月,2岁男童聪聪(化名)意外离世,母亲林子(化名)捐献其肝脏、双肾和角膜,助3名儿童重获新生、2人复明。得知受捐者中有同龄女孩贝贝(化名)后,林子欲赠玩具,但因器官捐献“双盲原则”受阻。经协调,礼物终送达。贝贝妈妈回赠视频:康复中的贝贝与小伙伴快乐玩耍,并附言“宝贝得以重生,感恩善举”。林子含泪感慨:“儿子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这是最好的告别。”遗体捐赠者甘为“无语良师”的精神深深感召着师生代表,大家纷纷潸然泪下、肃穆起敬,对于现场师生来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灵魂的震撼。
据悉,自2005年首例遗体捐献者安放至学校人体生命科学馆,14载光阴积淀下139具“无语良师”的馈赠。2018年起,医学技术学院连续六年选派志愿者代表参与宁波红十字会人体器官、遗体(角膜)捐献者缅怀祭奠活动,共计150余人次参加,对医技师生进行持续性、常态化的生命教育,倡导践行“仁爱 健康”校训精神,助力培育“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卫生健康人才的职业素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