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引领,医心向党,共绘健康中国新画卷--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第二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5-02-28 10:44:53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第二党支部南昌大学党委的坚强领导以及医院党委的有力指导下,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和全国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围绕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任务,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为抓手,在开展党建联建、提供教育服务、推动科技赋能、深化实践育人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开展党建联建,把牢方向盘,共谱医路奋进乐章

党支部以龚全珍工作室为抓手,积极开展党建联建活动,通过扎实开展党员“联学”、党课“联上”与主题党日“联办”,加强交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医疗与科技、教育、公益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搭建良好的平台。邀请开国少将甘祖昌和全国劳动模范龚全珍老阿姨的女儿甘仁荣女士上党史党课7次,开展18期“红色文化进科室”系列活动赴甘祖昌干部学院、八一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学习5次,赴莲花县学习“龚全珍工作室”建设经验3次,通过党课讲解、历史学习等方式,强化党员在党务工作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组建“老阿姨精神宣讲团”,打造《活着就要为人民点事》金牌党课,面向各单位开展宣讲100余场,为党员提供“听得懂、学得进、有触动”的立体课堂进一步提升了党员的党性教育和实践能力。

图片1

1:邀请甘仁荣女士上党史党课

二、筑牢组织根基,精准赋能教育,打造优质服务“新标杆”

支部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结合重症医学科的实际情况,探索形成了理论学习与业务提升“双线两讲”学习教育机制,构建“龚全珍工作室+珍心桥+党员活动室+日常工作场所”四位一体阵地体系,根据工作实际推出“如亲陪伴”计划、“感控在行动”计划、“珍心桥”计划持续推动医疗服务的优化与改进,至今已为患者提供了超过270次的贴心服务;聚焦于科室感控管理,支部每周组织党员带头加强科室内的感控意识,确保患者的安全。党员不仅发挥了监督作用,还带动了科室整体的感控水平提升,切实为医疗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周一至周六党员值班倾听患者及家属的心声,耐心开导患者,详细解答相关医疗问题,并普及重症医学相关的医疗知识,如气管插管、身体约束、ICU谵妄等。不仅改善了医患关系,还大幅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截至目前,已有2731位患者及其家属从中受益。

图片2

(图2:党员教师参与科室业务培训)

三、推动科技创新,坚持党业融合,精铸科研领域“金品牌”

党支部聚焦“健康中国”战略,积极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遵循“活着就要为人民点事”与“奋楫者先,创新者强”的精神,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攻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等领域打头阵,积极开展吸入一氧化氮在成人ARDS中的研究应用超声测量股直肌横截面积在ICU获得性衰弱诊断中的研究应用等领域,为疑难重症患者提供了更精确的救治手段。

累计申请7项新技术,承担国家自然项目近30项,发表论文超100篇,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始终致力于推动重症医学科的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支部先后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江西省领先学科”“全国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县级骨干医师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肠内营养置管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华护理学会重症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江西省卫生健康重点实验室”等荣誉。近3年位于复旦大学排行榜华东地区前8位;2019年获批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江西唯一),累计招收专培学员20名,承担南昌大学《危重病医学》《外科总论》等教学工作,精心培育博士15名、硕士36名。鼓励党员教师参与临床带教,打造“教师—学生—督导—同行”四位一体评教模式,为年轻医护人员提供个性化指导,其中,《危重病医学》本科生教学荣获南昌大学“授课质量优秀奖”2次持续推动技术创新,获新型专利6项,先后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

四、身份作表率,助力地方发展,书写实践育人“大文章”

为帮助支部党员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二支部还创新帮扶制度,推出“温室计划”“苗圃行动”和“种子计划”。通过三大帮扶项目累计帮助200余名中级职称以上人员,300余名初级职称人员,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系统的培训和指导,还针对个人发展需求,量身定制了提升方案,使他们在专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长和进步。使其在各自的岗位上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

党支部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以创新为驱动,在已有的“三融入两同步”工作法基础之上,深度挖掘潜力,不断深化党建内涵,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党建+健康帮扶”全新模式,党员们主动作为,开展健康义诊、科普讲座、技术帮扶等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党员干部牵头成立危重患者应急转运队,向地区医院提供重症技术支持,累计成功转运危重患者近100例。组织开展“重症疾病预防知识健康科普宣讲义诊”系列活动,全年深入社区开展健康宣教、急救技能培训,累计服务居民500余人次。创新开展“珍心桥”计划,以“龚全珍工作室”为平台,倾听患者家属心声、为患者答疑解惑,目前已为3000余名患者及家属提供医疗咨询和心理服务。开展“珍心伴”活动,为200余名患者带去护理关怀,为4000余名患者提供早期康复,开展医联体技术帮扶,与全省20余家县市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促进新技术下沉基层医院,推动医疗资源共享与交流指导,助力县市医院科室发展。

图片3

(图3:党支部组织“健康义诊”活动)

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34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总支书记由南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科主任、重症医学教研室主任曾振国教授担任。下一步,党支部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和“强国行”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以人才为支撑,以服务为保障,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积极开展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等各项任务,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上砥砺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责任编辑:陈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支部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围绕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任务,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