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机制,着力解决共青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团委党支部作为全国样板党支部,紧扣这一要求,深度打造“问渠”党建品牌,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充分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优势,传承与弘扬水利精神,积极构建“问渠”社会实践体系,有效助力学校人才培养,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共青团工作迈向新台阶,为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筑牢坚实组织保障。
二、主要内容
“问渠”项目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问渠”社会实践项目实施过程中,从项目谋划、组织动员、实地调研等各环节,充分发挥团委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对标《党建样板支部创建任务指南》“七个有力”,利用“1234”协同发力支部工作模式,夯实组织建设基础,将党支部建设与共青团育人双向深度融合。支部党员组织全校青年聚焦农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工程和水安全等方面,采取集中行动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重点围绕水利公益宣传、技术指导、科学研究、决策咨询等开展社会实践,旨在为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三、主要做法
(一)党建+青春引领,抓实思想建设
一是组织建设延伸,团委党支部大力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在社会实践队伍中积极探索建立临时党(团)支部。这一举措旨在将党的领导延伸到社会实践的最前沿,确保实践活动始终在正确的政治方向上推进。二是理论学习深化,通过“三会一课”“三会两制一课”等方式,团委党支部党员组织团员青年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实践中开展专题讲座、小组讨论、实地参观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理论学习更加生动、深刻。三是党员示范带动,按照“教工党员示范引领+学生党员模范带头”的思路,每年社会实践由团委党支部教工党员分项牵头策划实施,优先遴选学生党员、团员作为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持续强化党建带团建作用发挥。
(二)党建+青春护航,抓牢业务融合
一是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地方,团委党支部充分发挥学校水利办学特色、专业学科优势以及在水利行业的强大影响力。在支部党员的引领下,全校团员青年通过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等方式,参与地方建设,切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党员教师带领团员学生深入地方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地方水利建设需求,运用专业知识,对当地水资源状况等进行详细勘察和分析,为地方政府提供科学合理的水利规划建议。在服务地方农业发展方面,党团师生共同发力,利用水利专业知识优化农田灌溉系统,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以水文化活动提升人才素养,以学校瑶湾水利风景区建设为契机,通过百川讲堂水文化讲座、水利特色艺术思政大课《赣鄱流韵长》、水利风景区讲解大赛、水利科普展览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更好地理解水利行业和水利精神,提升水利类院校人才核心素养。
(三)党建+青春筑基,抓紧全员参与
一是组织领导强化,为了有力地组织和推动“问渠”社会实践活动,团委党支部专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党支部书记亲自担任工作组组长,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全面负责活动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工作。党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加入工作小组,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活动的筹备与实施当中。二是发动青年广泛参与,团委党支部多措并举引导万名学子每年利用寒暑假常态化参与。全信息管理,团委党支部自主开发集水利科普、项目管理、数据采集等模块的“问渠”小程序。全方位保障,将项目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出台三年行动计划,团委党支部邀请专家组顾问团,提供技术指导和权威咨询。全域化覆盖,按照“立足江西,放眼全国”的思路,团委党支部组织青年学子完成对江西100县市区的水利科普、技术指导等,聚力打造覆盖江西全域的农村山塘基础数据智库,后逐步推广至周边省市、辐射全国。
四、结尾
(一)推动组织建设取得长足成效
支部“带思想、带组织、带队伍、带机制、带作风”的工作机制已逐步形成,团委党支部组织建设目前已卓有成效。支部获批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南昌工程学院2022-2023年度、2023-2024年度优秀基层党组织,支部党员获得全省优秀共青团干部(教师)、江西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老师、校优秀共产党员、担当作为好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二)助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项目实施3年来,通过党建带团建的形式有效扩大学生参与积极性和覆盖面,参与人数逐年增加,先后有2.8万人次参与,足迹遍布30个省(直辖市)、292个市、758个县(区),志愿服务时长达7.6万小时,累计素质拓展超过1.2万学分,荣获省级以上优秀社会实践团队5个。
(三)服务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
团委党支部共组织开展水利公益宣传832场,参与水环境治理411次,荣获全国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入选全国节水护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3次,2项调研成果被抚州市水利局等政府部门采纳,在江西日报、中新网等主流媒体报道23篇次。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