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院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联合开展红色走读活动

2024-11-26 16:45:35 姜海花

为进一步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推动政治思想教育走深走实,近日,环化学院院办学工教工党支部、研究生第一、第二党支部、本科生党支部结合党日活动,分别组织党员师生赴萍乡市莲花县踏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

image.png

11月16日,党员师生首先来到萍乡博物馆。萍乡博物馆犹如一部生动的史书,馆内陈列的文物和资料详尽地展示了萍乡地区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以及在革命进程中的重要角色。师生们穿梭于各个展厅,从古老的历史遗迹到近现代的革命文物,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萍乡这片土地的厚重与深沉,大家深刻感受到萍乡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孕育红色革命的肥沃土壤。

image(1).png

当天下午,萍乡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庄严肃穆。全体师生整齐列队,怀着无比崇敬和沉痛的心情,向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敬献花篮、默哀致敬。这座纪念碑,是萍乡无数革命先烈英勇无畏精神的象征,它见证了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师生们绕碑而行,仔细阅读碑上镌刻的烈士英名和事迹,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心中涌起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和缅怀之情。

image(2).png

随后,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纪念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实物,生动地再现了刘少奇、李立三等革命先辈领导安源路矿工人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场景。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下,师生们仿佛置身于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亲眼目睹了工人们为了争取自身权益,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英勇抗争的壮烈画面。这一伟大的工人运动不仅彰显了工人阶级的力量,更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接着,师生们走进总平巷。总平巷作为安源煤矿的重要历史见证,狭窄的巷道、简陋的设施,无不诉说着当年煤矿工人的艰辛与苦难。在这里,大家深刻感受到在旧时代,工人阶级遭受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也更加理解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爆发的必然性。这种恶劣的工作环境,与当时工人阶级坚定的革命意志形成了鲜明对比,让师生们对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image(3).png

11月17日上午,活动团队抵达莲花一支枪纪念馆。莲花一支枪,凝聚着莲花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斗志。在纪念馆内,那支静静陈列着的枪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英勇故事。尽管岁月的痕迹在枪身上留下了斑驳的锈迹,但它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却永远熠熠生辉。师生们在这里深入了解到莲花人民在白色恐怖下,凭借着顽强的革命意志,以一支枪为依托,坚守革命阵地,与敌人展开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参观者,让大家对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有了更深的感悟。

image(4).png

最后一站是甘祖昌故居。甘祖昌将军“将军农民”的传奇事迹早已深入人心。走进故居,简陋的房屋、朴素的陈设,生动地展现了甘祖昌将军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将军放弃高位,毅然回乡投身家乡建设的伟大壮举,体现了共产党员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在这里,师生们聆听着将军的故事,深刻感受到他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大家前行的道路。

此次红色走读文化传承活动,让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师生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红色洗礼。学院党委副书记黄益萍表示:“通过实地参观这些红色圣地,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内涵。这些红色文化遗产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激励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参与活动的学生们也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深受触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image(5).png

       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红色文化的探寻之旅,更是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通过走读红色圣地,让红色文化走进师生心中,将红色基因融入师生血脉,为学院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人才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责任编辑:赵红英
通过走读红色圣地,让红色文化走进师生心中,将红色基因融入师生血脉,为学院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对标新时代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要求,学院党委凝练“一核三校四色”党建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实现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