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也是我们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之时。在历史的长河里,延安,这座庄严雄伟的古城,牵动过无数人的心,也承载了无数青年的豪情。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青少年教育基地听讲学习)
(实践团成员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合影)
曙光公益影像工作室在完成对延安众多红色景点的大量的前期调研和选址工作之后,选取了包括但不限于革命旧址、纪念馆、红色主题场馆等地点,努力扩大覆盖面。并根据走访地点的特色定制每期微团课解说词视频拍摄风格,努力呈现出具有差异化和曙光品牌特色的系列微团课视频。
团队为延安杨家岭毛泽东旧居、梁家河等红色资源点打造影像资料,同时在现有的VR影像基础上,为其拓展新的影像建模,并结合在延安参观学习的过程与党史内容相结合,制作形成总时长不少于五分钟的微党课。团队立足自身优势,跋涉超过8.1万公里,曾为185个红色旅游资源点建立线上VR展厅,产出超过120小时的珍贵影像档案,辐射超过二十万平方公里地区。
团队依托摄影学院曙光公益影像工作室现有经验成果,深入挖掘“影像+N”机制的可能性,依托“曙光”特色融媒体矩阵,在“曙光实践笔记”、“南京传媒学院摄影学院”等多个微信公众号平台宣发推文十余篇,将红色影像、文献、音频在同学之中广泛传播,努力打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红色宣传作品,让红色文化传播形式更加多元化,传播范围覆盖面更加广泛。
摄影学院曙光公益影像工作室以影像立身,又不止步于影像,大型红色实践项目中,文字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曙光工作室成员根据自身实践经历以及影像资料、以红色信仰为根本依据,结合专业特色用文字表达,真实展现延安当地现状,以青年人的角度客观分析了当地情况,产出多份有思想深度和独特思考的调研报告,用青春力行,全面助力革命老区发展。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外出考察来到陕西省延安市。南京传媒学院的摄影青年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导下,抓住宝贵的时代机遇,结合自身影像优势,向“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立大德、担大任的新时代有为青年的方向努力。
曙光公益影像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在摄影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下,坚持“曙光—为时代留存红色底稿”的宗旨,以公益立身、以影像记录,从江苏省百余个红色VR旅游资源点的记录到在摄影学院老师指导下的《大国工匠》系列项目再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曙光工作室共计在6个省份建立公益影像联络站,与超过20家红色组织进行长期合作,先后挑战杯银奖以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等奖项,在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工作室将发挥自身辐射作用,努力用专业所长讲好中国故事,做到不负红色影像初心,为时代留存红色底稿。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