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王建兴,2016级海洋科学专业
录取: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UNC)PhD offer、美国马里兰大学(Maryland)PhD offer、斯坦福(Stanford)MS offer
主要申请方向:海洋科学(偏物理海洋)

前言:
写这篇分享之前我刚决定选择接受UNC的PhD offer,自此我的申请季也算完全结束,虽然还有几所学校没给我是否录取的消息。很高兴能够受邀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出国经历的分享文章,用文字的方式跟学弟学妹们讲述一些我在申请时的准备和感想。文笔一般,内容有限,希望能帮助到一些人。
主要内容:
1.为什么要选择出国
2.决定出国后该如何规划与准备
3.本人申请季的一些经历与感悟
1.为什么要选择出国
拿我自己经历来讲,选择了海洋专业并打算从事科研工作是我决定出国的原因。高考结束我从浙江来到江苏南京,不怕麻烦地从工管转到地学实验班,而后再从地学实验班分流至地海的海洋科学专业,几经辗转,都只是为了我自己对于海洋的兴趣。实际上我在上大一的时候就已经决定出国,因为美国有着非常棒的海洋科学研究所以及科研氛围,我想在那样的环境下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南大的海洋科学是个小专业,每届本科生不多,教授的数量都比学生多。但是在大学四年我有幸遇到了我最为感谢的导师汪亚平,一位博学多识、待学生平易近人的教授。在与他近四年的交流与学习中,他也推荐我毕业出国深造,再回国发展,由此也更坚定了我出国的信心。除了这些之外,家中有亲姐也在美国念博士,也给予了我出国的动力。
要不要出国取决于你自己。自己的意愿、家庭的经济条件等都是你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人持有的观点是:出国后回来成为海龟,你就有了更好的背景与更多的机会。这句话或许放在几年前我还会认可,但是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讲,我却认为不然。现在的国内大学有着比以前强很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更先进的仪器设备,更专业的教授讲师。我觉得现在国内大学与世界有名的大学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的缩小,甚至有些专业已经不逊色甚至处于世界顶尖。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国并不一定是一个很棒的选择,很多时候在国内的顶尖大学读硕士或者博士一样能受到很好的培养,能遇到很棒的教授。因此我认为只有在你觉得你所在的专业在国外有着更好的实力,有着更好的学术或者教学环境时,出国才是一个必要的选择。当然以上所讲只是出国原因中的一方面,如果你想体验一下国外的大学文化、学习生活,你完全可以选择出国,但我建议念硕士。
2.决定出国后该如何做规划和准备
当你决定出国后,就应当立即开始准备,出国所要准备的内容不是你在申请那一年就能做完。它需要你从准备出国开始后一整个大学生涯的时间来准备。因此要尽早决定出国,不要等到大三下到大四了才决定。对于出国的规划和准备,我把它分为三个方面:学业的准备、语言的准备和科研经历的准备。
2.1学业的准备
本人大学四年GPA:4.42/5.0 Ranking:1/11
学业的准备讲起来其实没啥,就一句话,稳住GPA,不要挂科。GPA是敲门砖,不管你是申硕士还是博士,国外的学院审核你的材料的时候首先就看的是GPA,当然他们会结合你的学校,这也是我们南大学生的优势。你所要做的就是尽你所能把GPA弄到最好,当然很多时候也不要过于纠结某几门不好的科目(我每年都一两门课程分数不咋地)。只要你的GPA过了他们的要求即可,即使你的GPA相当高,你的其他方面例如科研背景匮乏,你也一样没有优势。因此要合理分配精力,不要过分执着于高GPA。

摄于以色列海法大学
除了本科在南大的学业外,你还可以在暑期或者寒假参加国内其他学校的交换项目或者国外学校的项目(暑研等等),甚至可以花一学期的时间到国外去交换。这些信息都可以在咱们学校国际交流处的网站上找到,我们学院以及地科学院也经常会有老师组织一些交换项目。我在18年暑假就参加了地科史宇坤老师带领的以色列海法大学的暑期交换项目,为期一个月,全额奖学金,主要学习有关地中海的地学知识,最后拿到了一个不错的成绩。这也是作为我出国交换的经历背景。
2.2语言的准备
本人TOEFL: 105 GRE: 157+170+3=330
托福和GRE其实和你的GPA一样,都是申请学校的硬性要求,是敲门砖。你需要达到你要申请的学校的语言要求(一般所有学校都有一个大概的要求,比方说托福100,GRE 320),但也同样的,过分执着高语言成绩也没有意义,尤其是如果你要申请博士的时候,教授更看重的是你的科研能力,对于语言只要过线即可(但我听说高语言成绩对你拿奖学金是有帮助的,所以如何分配时间看你自己,我的建议是托福100或者105以上,GRE最好325以上,当然没达到这个分数依然申到好学校的同学比比皆是,我在地科和大气的两个同学就申到了很棒的学校,其中一个去了伯克利PhD,她们的语言成绩就没有达到我说的线)。
顺便提一句,我托福考了三次(泪目),GRE倒是一次过。同学们需要在申请前考完语言,不然一边申请一边考语言,你的心态会崩溃。
关于如何学习TOEFL和GRE,篇幅所限,我不在这里赘述,如果需要帮助的同学可以加我的QQ或者微信找我单聊。
2.3科研经历准备
本人科研经历:18年冬季和19年冬季两次参加导师汪亚平教授的长江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野外现场观测,分别为期11天和7天,学习各种海洋仪器的使用,与课题组内研究生和博士生一起观测,采集数据。在19年撰写一篇英文论文,投稿到SCI期刊《Ocean Engineering》,目前还在审稿阶段。
很多人看到我投SCI都会觉得我特大佬,其实这得益于我的导师汪亚平教授,他一直很支持我参加他的科研项目,鼓励我帮忙收集处理数据,帮忙过滤水样等等。在大三下我找到他说我想做一个课题,想发文章的时候,他非常热情地给我定了一个课题,并嘱咐我在寒假期间多阅读英文文献,开学时与他讨论。而后的时间他一直指导着我的论文的进展,并嘱咐他的研究生博士生教我如何处理数据,如何画图,并给我介绍河海大学的教授来给我所做的项目提供专业的指导。我就这样一步步地从爬学会走,慢慢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英文文章。因此发SCI文章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我经历了科研工作所需要的一整个从出野外到处理数据到撰写论文的全过程。这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讲是一种莫大的财富,我相信在我以后的人生中,我会永远地感谢也受益于在本科生涯的这一次历练。

摄于舟山嵊泗岛
对于本科的科研准备,我觉得最关键地是要主动,你需要主动地联系导师,主动地参加他所带领的科研项目,主动进实验室做实验等等。教授不只是你一个人的导师,因此你主动地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多和老师交流,多关注他项目的进展,争取你自己的机会。很多人会有点惧怕自己的导师,不敢跟他进行过多的交流,其实这完全没必要,大胆地跟你的导师说出你的诉求,表达你想要做事情的意愿,我相信大部分老师都非常乐意帮助你,给你机会来增加你的科研经历的,甚至于指导你发论文(我当时就直接和我老师说:我要申请出国,我希望在我出国前能有一篇论文,够直接吧哈哈)。
3.本人申请季的经历和感悟
在申请季的时候你需要准备一系列材料:CV、PS、推荐信、套词信。对于这几个材料,我简单讲一下如何准备,如果需要我当时申请的材料的同学,可以联系我找我要。
3.1 CV
CV的写作按以下的内容写即可,务必做到清晰易懂,又能体现你的各方面优势。
1.Education(本科学业,GPA和排名以及交换的成绩)
2.Publication(已发表或者待发表的文章)
3.Research experience(主要写科研经历,不要过于写细节,要概括)
4.Field practice experience(本科期间的出野经历都可以写,例如各种实习,暑期课等等)
5.Honors and Awards(奖项)
6.Skills(你所具备的技能,包括电脑软件使用能力、野外仪器使用能力、室内实验操作能力等都可以写进去)
3.2 PS
PS就是一篇小文章,它不仅体现你的各方面能力,也体现你的英文写作能力。关于PS的写作没有固定的格式,我在写PS的时候包含了以下内容:
1) 学业经历,重点写你上过的课程,最好你要讲的课程要契合你要申请的项目,比方说我申请物理海洋,那我就多讲一些我上过的物理课。除此之外还可以写你的交换经历。
2) 科研经历,包括你的大创项目,跟老师做的科研项目等等,在PS里可以比较细致地描写你做的项目,因为写得越细致越真实,可信度越高
3) 兴趣来源,你需要在PS中阐述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和项目,阐述自己的背景为什么合适,除此之外,很重要的是要阐述学院里哪个教授适合当你的advisor,因为你讲了之后你的材料会被提供给那个老师看,如果你之前套过这个老师,那么你的希望就会更大一些。
3.3 推荐信
推荐信是这三者之中重要性最低的一个,因为对于推荐信的可信度国外学校一直保持怀疑态度。对于推荐信一般学校要求3封,我建议找三个不同关系的老师写,比方说找一个给你上专业课的老师,来体现你的课程学习能力,找大创老师和科研老师,体现你的科研能力等等。避免重复,因为三篇重复的推荐信没有意义。
3.4套词
套词信的写作其实没什么要求,简洁就可以了,不要写多,写多了教授没时间看。需要注意的是发套词信要附上你的CV,通过CV让老师了解你。
以上CV、PS、推荐信,你在写完之后都可以找中介帮忙修改润色文字,我当时找的芝士圈留学帮忙修改,加起来花了一千多。
讲完了材料,我讲讲自己申请的经历。我大概是在十一月份才开始准备上述的材料,其实是有点晚,学弟学妹们完全可以更早准备。因为我19年年底一直在改自己的论文,因此我是属于一边改论文一边写材料套词,压力实在太大。我在十一月一个月时间写完了CV、PS、推荐信,然后在十一月底开始套磁,我套磁的时间也很晚,正常十月份十一月初就可以套了,所以留给我的时间很紧张。我先套了MIT-WHOI的项目的老师,套的第一个老师没回应我,而后我套第二个,很幸运地收到了回信,鼓励我申请(在套词的时候如果收到老师鼓励你申请的邮件,你基本上就可以申请了,在PS上写上这个老师,当然不一定拿到offer,所以我最后被拒了哈哈)。而后陆陆续续地套了10所左右的学校,只有三所给了我积极的回应,因此套词不被回邮件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必过于介怀。一个老师套不到你可以换一个老师,但需要注意不要同时套一个学校的两个老师。我在十二月10号左右投完了所有的材料。这里我建议大家不要压着学校的DDL投,每个学校DDL不一样,有些很早有些很晚,我建议找一个时间一次性投完,这样有利于老师帮你提交推荐信,不然你一个学校一个学校来,你的推荐老师会烦(搞不好就不给你交了,师兄血与泪的教训)。而后到了一月份开始你会陆陆续续收到学校或者老师的面试申请,好好准备面试,然后大概在二月中到三月份会慢慢出结果。
4.大学四年的感悟
上述讲的所有内容都是关于出国,当然大学四年的生活远远不止准备出国这件事。社团活动,团组织,迎新活动等等,大学生活远比你想象地更加丰富与多元。虽然我大学四年没参加过社团活动,我自嘲自己一直专注于自己的学业和科研,或许错过了大学生活中很多精彩的部分。所谓舍得,欲得须有舍,我沉心于搞好自己的学业,因此我放弃了参加各种活动和与人交际的机会,我专注于准备出国,也不得不失去了自己所拥有的珍贵的人和物。闲暇时每每想起这些,总会有些感慨。
学长联系方式:QQ:997668057微信:13218037618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