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党员同志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南京大学法学院2024级法学硕士党支部联合复旦大学法学院2024级法律硕士(法学)党支部开展“春风初绽真理枝,铁窗坚贞铸英魂”十月组织生活,由党员代表结合个人所学讲述革命往事和党史故事,汇报学习成果,分享心得体会。通过追寻历史记忆,教育支部党员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谱写青春华章。
本次活动由南京大学法学院2024级法学硕士党支部书记史颖资同志、复旦大学法学院2024级法律硕士(法学)党支部副书记洪晗同志共同主持。
复旦大学法学院2024级法律硕士(法学)党支部余婉婷同学以“铁窗里的坚贞——复旦红岩烈士的英雄事迹”为题,动情分享复旦红岩烈士在革命年代无私奉献、无畏牺牲的英勇事迹。以王朴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在抗日战争时期坚决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为追求真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慷慨就义,书写了可歌可泣的革命篇章。“昔日山河破碎,捐躯赴难君不惮。如今国泰民安,复兴之梦我辈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熠熠生辉的红岩精神将赓续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
南京大学法学院2024级法学硕士党支部副书记武晓露同志分享的主题是“思想解放求真理,撷取春风第一枝”。报告以胡福明先生的生平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诞生的时代背景,并阐释了其中的深刻内涵。此篇文章所引发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成为了改革开放思想解放运动的序曲,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胡福明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最后,武晓露同志号召吾辈青年应承续胡先生之榜样精神,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南京大学法学院2024级法学硕士党支部青年委员吴玉玺同志以“锚定职业发展方向,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为题,结合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深入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青年大学生该如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在开展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将个人之小我融入祖国、民族之大我,才能书写无悔于青春、无愧于时代的人生华章。习总书记在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的回信更是对南京大学广大青年学生的重要激励,启示广大学子应将个人生涯发展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相结合,把所学法学专业知识运用于法治中国建设实践,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个人力量。
复旦大学法学院2024级法律硕士(法学)党支部张天时同学以“砥砺奋进七十五载,教育强国启智未来”为题作理论学习汇报。张天时同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对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重要论述,揭示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并号召支部党员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锻造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在主题党日活动结束后,支部党员就本次活动内容开展交流讨论,党员同志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深化党史理论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用青春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绽放异彩。
复旦大学2024级法律硕士(法学)田澄: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他们的事迹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复旦红岩烈士们,就是这样一群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英雄。当我深入了解这些烈士的事迹时,我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展现出了无比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的英勇事迹,不仅让我看到了革命者的高尚情操,更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民对于自由和解放的渴望。复旦红岩烈士们的故事,是一曲悲壮的英雄赞歌。他们身处逆境,却从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他们面对生死考验,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这种精神,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所急需的。它提醒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不能放弃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奋斗。学习复旦红岩烈士的事迹,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和力量。这种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的记忆,更是一种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它告诉我们,只有坚定信仰、勇往直前,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时刻铭记复旦红岩烈士们的事迹和精神。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要将这种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传承这种宝贵的革命精神。
复旦大学2024级法律硕士(法学)龚晢:
本次党组织生活会中,几位同学从不同角度针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带来了精彩的分享,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关胡福明教授的分享。本科在南大学习的时候,我就曾了解过有关胡福明教授的事迹和理论贡献。他所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张在当时对于推动思想解放具有重大意义,亦对当今面临新时代新挑战的我们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应当在学习和生活中传承这种思想,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和进步,更好地为社会作出贡献。
复旦大学2024级法律硕士(法学)陈翰乙旭:
在参加本次与南大组织生活分享后,我深受启发,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同学提到的复旦红色历史人物与南大的同学做出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题分享。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复旦大学红色历史人物如陈望道、谢希德等,他们用实践诠释了真理的力量,展现了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真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正如复旦大学红色历史人物所展现的那样,他们不仅在理论上有着深刻的见解,更在实践中践行了自己的信仰和理念。他们的实践不仅验证了真理的正确性,更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南京大学2024级法学硕士 桂芸曦:
在深入了解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历史背景与深远影响后,我对南大校友胡福明先生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作为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关键人物,胡福明先生以他的智慧和勇气,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胡福明先生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担当。在那个“两个凡是”盛行的年代,他敢于站出来,用哲学的武器批判错误的思想,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鲜明观点。这一观点如同一股清流,冲破了当时的思想禁锢,激发了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其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场讨论不仅促进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更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提供了思想先导。
学习胡福明先生的事迹,我深刻体会到了学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也为我们这一代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胡福明先生的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学术的追求,更是一种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需要这种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和为国为民的责任感。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国家发展,都需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断前行,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和坚定信念。他们始终着眼大局,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落脚点,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我相信,在胡福明先生等先辈的指引下,我们一定能够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南京大学2024级法学硕士 李湉湉:
在10月23日的党组织生活会上,几位同志的汇报不仅让我对党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我的深刻思考。王朴烈士的英勇事迹让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精神,他在大坪刑场牺牲时,年仅28岁,却将刑场作为最后的讲台,向沿途群众大声宣传共产主义真理,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仰。胡福明先生的事迹也让我深受感动,他顶着高温酷暑,在医院和学校草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提纲,这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精神,让我深感敬佩。通过本次学习,我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南京大学2024级法学硕士 高雅琪:
在本次的党组织生活会学习中,复旦同学分享的以王朴等为代表等红岩烈士给予我极大的震撼和触动,在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之时,坚持着崇高的理想信念,以肉身之驱护山河无恙。这种力量无形中推动着我,会后深入地了解和学习十位红岩烈士的英勇事迹。红岩精神所展现出的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仰、浩然长行的革命正气、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都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新时代的我们,并不断敲打和指引着新一代青年,继承、坚守和弘扬红岩精神。在当今和平盛世,有幸作为党的一份子,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挥洒汗水、贡献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