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党校联合24级法学硕士党支部、法律硕士(法学)党支部开展梅园新村主题实践活动

2025-02-20 18:44:56 南京大学 法学院党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落实南京大学关于举办“服务教育强国,提升思政引领力”研究生主题教育月活动要求,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党校联合2024级法学硕士党支部、2024级法律硕士(法学)党支部,于2024年12月7日前往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开展“沉淀梅园风范,筑牢信仰之基”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走进红色基地,强化实践育人,坚持学思用结合、知信行合一,引导青年党员们深入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提升支部青年党员的思想素质,增强其历史认同感与使命感。


一、寻迹梅园旧址,体悟红色峥嵘 

在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同学们怀着崇敬之心,追随革命先辈的历史足迹,深入探寻那段激荡人心的峥嵘岁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历经磨难,对和平与民族复兴的渴望愈发强烈。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周恩来同志率领中共代表团,本着“和平、民主、团结”的崇高理想,不畏艰险,克服重重阻碍,在南京开展艰巨而深远的和平谈判。

在这个关系民族前途、人民命运的历史关头,中共代表团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政治智慧与战略眼光。他们不仅为实现国内和平孜孜以求,更在国民党统治区广泛发动群众、团结进步力量,领导轰轰烈烈的爱国民主运动。通过不懈的斗争与团结,他们为开辟和平建国的伟大道路、为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为迎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书写了彪炳史册的壮丽篇章。

微信图片_20250220105918


二、追忆红色南京,赓续奋进力量 

参观完毕后,同学们在纪念馆会议室开展深入交流。马辉同志表示,参观梅园新村纪念馆让他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党员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时刻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侯晓雯同志指出,纪念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红色精神的生动代表,如同一部活的历史教科书,从建筑到陈列都彰显着革命者坚韧不拔的意志。张玉欣同志认为,这次参观是心灵的洗礼,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让大家感受到一件件珍贵文物和一幅幅生动图片背后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崇高理想。梅园新村纪念馆不仅是一处历史遗址,更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精神高地。通过对周恩来同志及其战友们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历程的深入学习,大家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

微信图片_20250220105928

微信图片_20250220105933         微信图片_20250220105939

之后,大家集体观看了《梅园之春》纪录片,深入了解这段艰苦岁月。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共代表团的政治智慧与革命勇气,以及为国家和平、人民福祉不懈奋斗的坚定决心。随后,院党委党校组织了一场生动的梅园新村历史知识问答活动,同学们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微信图片_20250220110427          微信图片_20250220110434


三、重温入党誓词,铭记初心使命

在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这一革命圣地,青年党员们以无比庄严的仪式,集体面对党旗,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响彻会场的洪亮誓言,生动展现了青年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炽热情怀。

微信图片_20250220110754

微信图片_20250220110800

四、结语


革命文物是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中最为珍贵的精神丰碑,是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事业的生动见证。在本次追忆之旅中,法学院的青年党员们深入梅园新村,追寻周恩来同志及其战友们的革命足迹,感悟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极其艰难卓绝的历史关头所展现的非凡政治智慧、坚定理想信念和伟大斗争精神。本次活动激励了青年党员将个人之“小我”融入祖国之“大我”,以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实践。


文字 | 高雅琪 朱颖 赵艳蕾

图片 | 张玉欣 戴煜雯

美编 | 朱妤琪

责编 | 遇苏

责任编辑:遇苏
2024年12月7日,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党校联合24级法学硕士党支部、法律硕士(法学)党支部开展梅园新村主题实践活动。
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第四批党建双创育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