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榜样领航:法学深耕与跨界碰撞
姚心怡分享了专业学习、模拟法庭、加州交换、实习经历等方面的经验。她认为专业学习上不仅要听懂老师说什么,更要听懂老师要什么。竞赛方面,她分享了参加模拟法庭比赛的经验和建议。对外交流上,她介绍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换申请和相关选修课程的具体情况,并建议在选择实习时可以大胆尝试各种机会,注重实践和时间管理。
杨雨薇从学习研究、工作实习、志愿实践、多维发展等方面作了分享。在课程学习方面,她以“目标导向、规划先行”为核心,分享了独特的压力管理技巧。工作实践方面,她强调要关注细节、精益求精、时时反思。在多维发展方面,她以自身经历证明学术追求与兴趣发展可以相得益彰。
苏霁虹、王佳致分别从艺术赋能社会服务、跨学科研究方法论等角度,为支部成员打开了“法学+”的创新视野。苏霁虹提出的“艺术+AI”项目实践,与王佳致分享的“科研团队协作模式”,为法学交叉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二、圆桌沙龙:破题职业困惑,共话学术诚信
在圆桌沙龙环节,四位嘉宾就支部成员所提的问题作了逐一解答。
对于做社会实践等项目的疑问,苏霁虹认为一方面寻求跨学科合作能使项目更易出彩。另一方面也要懂得抓住学科热点和学校优势。
对于如何克服拖延的疑问,姚欣怡认为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都很重要。只有当内心选择做一件事情,也就是有内驱力的时候,才能做成一件事。因此与其纠结能不能做成这件事,不如先着手去做。
对于文献选择的问题,王佳致认为可以尝试参与师兄师姐的论文研究,因为他们已经有研究方向,会结合自己的研究分享文献,省去自己摸索的时间。如果没读懂,也可以跟师兄师姐交流。
对于实习项目选择的问题,杨雨薇认为如果想快速找到实习,可以优先投法检单位,这对理解案子基本脉络和基本法律原理有很大的帮助,有了法检的经历之后再去找律所的实习也会更加容易,也可以根据本科专业特点投递特定律所的实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