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细悟八项规 笃行实干正清风|南京大学法学院师生党员培训实录(二)

2025-08-31 20:05:01 南京大学 法学院党委

8月16日至19日,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在国家检察官学院江苏分院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暨学习贯彻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专题培训。此次培训通过专题讲座、实地参观、交流研讨等形式,引导师生党员深学细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锤炼党性修养,强化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和法治建设汇聚共识、注入动力。

聚焦反腐新篇 回应时代新声

“新时代反腐倡廉新模式”专题讲座中,南京大学党委理论讲师团成员、法学院教授狄小华“新时代 新挑战 新要求 新作为”为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系统地阐释了在新时代的全新挑战下,党员同志应如何精准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切实彰显新作为。

5-1 

狄小华老师开展专题讲座

狄小华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建议:一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新模式,具体以“三清”(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为目标,构建的“三不”(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统筹运用“道德、党纪、国法”的三重规制,完善监察、惩防与保护机制。二要精准掌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分析方法。始终坚持以人民需求为导向,推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三要坚定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四要始终保持清醒自律的政治定力。面对诱惑戒贪止欲,面对吹捧防微杜渐,面对抉择破除侥幸,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讲座过程中,参训师生全神贯注,认真聆听,并积极互动交流。一场内容丰富、分析透彻的生动讲座,不仅深化了参训师生对新时代反腐倡廉战略部署的理解,更进一步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切实增强了大家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追溯检察历史 践行法治初心

鉴古兴今,继往开来回望是为了更加坚定地出发参训师生走进江苏检察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在历史回顾中探寻检察事业发展脉络,感知法治进步,于文化传承中感悟法治精神,明晰使命担当。

5-2

参训师生参观江苏检察历史文化教育基地

踏入基地,映入眼帘的是融合江苏地域特色、法律象征与检察标识的巨型浮雕,无声诉说着江苏检察事业的辉煌历程与时代使命。基地内“寻踪溯源”“岁月光影”“百端重举”“求索攀登”“惩腐肃贪”“守望正义”“秣马厉兵”“强基固本”“铸魂育人”“展望未来”十大展厅,勾勒出江苏检察的发展脉络,生动展现了检察事业伴随法治中国前行的脚步。其中,检察制服的变迁尤为引人注目——1984年初代米黄色制服到2000年西装式制服,体现了检察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进程,成为我国法治文明进步的一个生动缩影。

5-3 

参训师生在江苏检察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合影留念

通过实地参观,师生们直观认识到检察事业与国家法治建设同频共振的历史逻辑,深切感受到一代代检察人恪守的忠诚信念和法治情怀,以及检察事业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法治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大家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践行法治初心,切实把所学所悟转化为砥砺初心、担当实干的自觉行动,以实际行动助力法治中国建设 

交流碰撞思想 共话作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坚强党性涵养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奋发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以改进作风的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为进一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指示精神,培训期间,参训师生分成三组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展开专题研讨,结合自身实际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探讨如何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到实处。5-4

5-5

参训师生研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大家深刻认识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党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举措。它不仅深刻重塑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更有力推动了政治生态的持续净化,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营造清正环境。通过交流研讨,师生进一步深化了对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大家一致表示,要将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始终绷紧作风建设弦,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增强规矩意识,以更加自觉的行动、更加扎实的作风,助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站在新时代征程上,学院党委将继续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全体参训师生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永葆初心、勇担使命,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攻坚克难、奋发作为的实际行动共同谱写学院高质量发展与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篇章。

师生党员有话说

本次培训深化了法学院师生党员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与把握。一起来聆听他们的感悟与心得。

杨阳 法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党员要具备吃苦精神,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支撑。八项规定中,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到精简会议活动、改进会风文风,再到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每一项要求都需要党员具备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在工作中,面对艰巨的任务、复杂的情况,若是缺乏吃苦精神,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难以严格遵守规定,难以做到勤俭节约、求真务实。八项规定精神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要求的规矩。它不是外界强加的束缚,而是党员发自内心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和约束。这种自我要求体现了党员的党性觉悟和责任担当。我们不能将八项规定视为“紧箍咒”,而应把它当作衡量自身言行的标尺,时刻以此审视自己,主动将其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在无人监督时,更要坚守原则,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路敏玥 法学院本科生辅导员

作为党员,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遵守八项规定不是个人小事,而是关乎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大事,关乎能否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奋斗目标的大局。在工作中,我们不能只看到局部利益、眼前利益,而要站在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审视自身行为。真学真用是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关键。“真学”要求我们不仅要熟知八项规定的具体条文,更要深刻理解其背后的政治内涵和实践要求,明白每一项规定都是针对作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提出的,是为了破除顽瘴痼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真用”则要求我们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行动,把八项规定作为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行为准则。真学真用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细节中,通过持续的实践,让八项规定精神成为一种工作习惯和生活常态。

杨一凡 2024级刑法学硕士研究生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自觉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价值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日常学习生活做起,培养理性消费观,杜绝盲目攀比、过度消费等不良风气;在科研实践中树立成本意识,注重资源集约利用,以科学态度提升实验效率;在校园活动中倡导简约理念,摒弃华而不实的排场,让务实作风成为成长底色。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当以八项规定精神为镜鉴,在细微处锤炼品格,于躬行中涵养正气。用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的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对清廉文化的理解;以拒绝面子工程、追求“里子厚度”的清醒认知,展现与形式主义决裂的青春态度。唯有将纪律规矩转化为行动自觉,方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贡献青年力量。

聂坚 2024级法律(法学)硕士研究生

    八项规定虽然篇幅不长,但却精准直击作风问题的要害,从改进调查研究到厉行勤俭节约的八项内容,每一条都意义重大,彰显了党从严治党、扎实工作作风的坚定决。它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直面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奢靡之风的问题。八项规定也为我们法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学习中,我们应秉持求真务实的态度,不做表面功夫,扎实掌握专业知识。比如在撰写法律案例分析时,不能敷衍了事,而要深入研究案例细节,确保分析准确且有深度。八项规定中厉行勤俭节约的要求,也应融入我们的学习生活,节约学习资源,避免浪费。


责任编辑:周恋恋 曹玉笛 王柳晴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8月16日至19日,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暨学习贯彻学校第十二次党精神”专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