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
法学院党委组织师生代表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直播结束后,同学们感到心潮澎湃、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纷纷将自己的所思所感凝结为一段段真挚而深刻的文字。

滕高 2024级法律(非法学)硕士研究生
观看完九三盛大阅兵,我心中倍感振奋与自豪。阅兵场面庄严恢宏,整齐的方阵、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及官兵们坚定的步伐,彰显出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和军队的顽强意志。这不仅是一场展示,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观看阅兵,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今日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它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牺牲换来的成果。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应当铭记历史,坚定信念,珍惜当下,把家国情怀融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肩负起属于这一代人的责任与使命。
徐锦程 2024级法律(非法学)硕士研究生
作为一名南京大学的研究生和入党积极分子,今天集体观看九三阅兵使我深感自豪与震撼。长安街上铁流滚滚、战机轰鸣的场景,不仅展示了国产现役主战装备的先进性,更体现了我国国防科技的飞跃与综合国力的强盛。
从“小米加步枪”的艰苦卓绝到今日成体系的大国重器列装,从抗战老部队到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人民军队的历史性跨越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强国强军之路。这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保卫祖国和人民的钢铁长城。
作为新时代青年和入党积极分子,我深知肩负的责任。我将传承抗战精神,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矢志创新的实际行动,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书写无愧时代的青春华章。
我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做好党和国家交给我们新时代青年的每一份事业,为强国之路添砖加瓦,让 “强国有我” 的誓言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张宇航 2024级法律(非法学)硕士研究生
今天,我有幸见证了这场震撼人心的阅兵仪式。整齐划一的方阵、铿锵有力的步伐、昂首挺胸的英姿,无不彰显着国家的强盛与军人的威严。当战机划破长空,当钢铁洪流滚滚向前,我深深感受到这份和平背后的力量与担当。
阅兵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我明白,今日的安宁与繁荣,源于无数人的默默奉献与坚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以奋斗之姿接过时代的接力棒,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
这场阅兵,是荣耀的展示,更是使命的召唤。
胡举璇 2024级法律(非法学)硕士研究生
观看盛大的阅兵仪式,我内心澎湃不已。当徒步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时,我看到的不仅是一道由青春与信仰铸就的“移动长城”,更是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大的现代化军队。战士们步伐整齐划一,神情坚毅,展现出极高的军事素养和纪律性,让我深刻感受到人民军队的威严与力量。
随着和平鸽展翅高飞,彩色气球腾空而起,我不禁回想起峥嵘岁月。80 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的和平阳光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珍爱和平,但更深知和平需要实力守护。这场阅兵不仅展示了我国国防现代化的辉煌成就,更彰显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作为中国人,我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更加坚定了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决心。
李天琦 2024级法律(非法学)硕士研究生
在天安门广场上,军队如钢铁洪流般的方阵踏着铿锵步伐向前行进,气势磅礴。战机掠过长空,地面装备滚滚向前,彰显国之重器的威严。观此盛况,我胸中澎湃不已。这整齐划一的行进,不仅是力量的展示,更是民族意志的凝聚。每一脚步都响彻着国家的强音,每一面容都刻写着忠诚与坚毅。我深感国家之强大来之不易,乃无数人默默奉献之成果。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热泪盈眶。这阅兵式,阅的是国之利器,更是民族之魂。我们见证的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在现代世界的铿锵回响。那铿锵步伐里,踏出的是国家的尊严,也是每个普通人心中最坚实的依靠。这力量昭示着我们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崇高的集体信念。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中的一员,我深知国家的强大来之不易;今后,我将会用奋发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为国家富强、民族崛起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韩笑 2024级法学硕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让我深受触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浴血奋战的成果,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起强大力量,为抗战胜利奠定坚实基础。如今,身处和平年代,我们更应铭记历史,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作为南京大学的研究生,我将以先辈为榜样,努力钻研学术,提升自身能力,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在新时代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为维护世界和平添砖加瓦。
阮栋 2023级法律(非法学)硕士研究生
观看阅兵式,内心满是震撼与自豪。整齐划一的方阵,先进的武器装备,彰显着我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一名法学院研究生,我深知国家的稳定繁荣离不开坚实的法律保障,也离不开强大的国防力量。阅兵式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的底气与力量,这背后是无数人的默默付出与坚守。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钻研法律知识,为维护国家的法治秩序贡献一份力量,让法律成为国家发展的坚实后盾,与强大的国防一起,守护国家长治久安,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张祎驰 2023级法律(非法学)硕士研究生
以武止戈,砥定乾坤。这句话在我心里萦绕不去。如今我们的祖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打击范围覆盖全球,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了享受宝贵的和平生活的机会。当镜头扫过抗战老兵,让人不禁想到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时我们落后于世界的军事力量。那时候,即使武器不够先进、即使武器数量远远不足,但我们的将士从未后退,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肉身保卫着祖国,保卫着中华文明的延续。昔日烽火岁月,先烈以血肉之躯筑就民族脊梁;今朝和平天空,钢铁雄师以崭新风貌告慰英灵。白发老兵抬手敬礼,历史与现实在此刻交汇,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张雅晴 2023级法学博士研究生
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最后说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顺利”时,内心很相应,现场亦是掌声不断。一个是民族的复兴,一个是全体人类的福祉。这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流淌,亦体现了大国的大胸怀。现场的震撼,相信每个人都有同感。在自己心里,只希望世界和平、永无战争,希望没有杀戮,没有悲痛。此外,也会在思考,这是经过了怎么样的安排和组织,才能圆满地承办这一场精彩绝伦的阅兵式,背后有多少人在默默地努力和付出?感恩祖国,感恩我党,感恩一切。
廖欣 2024级法学博士研究生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平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的博士生党员,我们应当专注于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个人的努力服务于国家的建设,为祖国强盛、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胡锦尚 2024级法律(法学)硕士研究生
看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我非常激动和自豪,内心久久不能平复。80 年前,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十四的前赴后继、艰苦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洗刷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落后挨打的屈辱,为人类文明延续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今天,当我看到人民解放军意气风发、整齐划一的面貌以及新型大国重器的登场,联系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我深感和平岁月来之不易。历史向我们不断揭示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有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才有了新中国,才有了如今的新时代和平盛世。我坚定地相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所说的那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作为一名法科研究生,同时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我们要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在祖国大地上写论文,在人民事业上谋创新,铭记民族屈辱和英烈先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牢记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殷殷嘱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侯晓雯 2024级法律(法学)硕士研究生
2025年9月3日,我怀着无比激动与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盛大的九三阅兵式。整个阅兵式开场的宏大氛围,让我感受到了国家的庄严与神圣、反法西斯战争的残酷、先辈的牺牲以及和平的来之不易。此次阅兵式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祖国之所以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展现大国担当,是因为无数先辈烈士的牺牲和付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也是新时代青年的榜样。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雨 2023级法学硕士研究生
天安门广场旌旗猎猎,长安街铁甲列阵,大国重器的轰鸣声与铿锵步伐交汇成一段震撼人心的和平交响。2025 年 9 月 3 日,我将铭记这一天。这一天,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盛大阅兵仪式,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场阅兵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一次历史的回顾、精神的传承和未来的展望。
徒步方队排列整齐,步伐有力,那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仿佛在呼应着十四年抗战峥嵘岁月的历史回响。装备方队铁流滚滚,势不可挡。智能化、无人化的作战力量惊艳亮相。战鹰列阵、剑指苍穹,我们终于有了“要多少就有多少”的底气。
这盛世,因先烈得以实现;这山河,因守护欣欣向荣!
今天,中华民族高呼——“人民万岁,和平万岁,正义万岁!”
★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