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一:“军工团队精神育人法”之平台建设

2022-06-01 15:52:56 肖正刚

发挥独特科研和科学家优势,建设育人工作优势平台。

建立思想阵地,为营造良好的军工氛围,化学与化工学院建设王泽山院士暨军工科技文化成果展厅,将王院士的事迹呈现给师生,感受军工记忆,南理工记忆。

图片4.png

讲好军工故事,创建军工氛围。整合军工资源,汇聚初心搭建育人平台,着力打造丰富“军工精神传承坊”,传承军工精神,发挥党建带团建作用,提供党支部与上级党组织工作规划融合阵地,为学院和学校提供军工精神阵地;构建由“一室一社团”(军工名师工作室、军工精神研习团)组成的师资队伍,名师工作室汇聚包括王泽山院士,肖忠良教授在内的几十位知名军工专家,将军工精神的发扬作为使命担当;建设军工类精神学生研习团,由学院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组成,学生进入实境课堂担任志愿者、讲解员,参与“王泽山院士的故事”“独臂总师祝榆生传奇”等情景话剧,接受军工精神的浸润;通过实境课堂的学习使学生对军工精神的传承有了更新和更深刻的认识。实境课堂向全体师生开放,它将以实境的方式展现军工人的精神和故事。

图片5.png

工作室为更好的整合资源,已经搭建军工精神素材网,素材网包含思政素材、实境教学、示范课程、王泽山院士精神、线下培训等专题模块。每一个专题将活动和消息展示出来,更好的提供军工精神素材,将军工事迹,军工精神传承下去。思政素材是关于“三个一百”的内容,诵读每一封军工人的家书,每一期由不同的读者进行诵读,更多的人参与,更好地重温军工情,军工事。实境课堂展示校园军工文化,教师讲解校园的文化。示范课程是关于思政课堂,兵器美学等。线下培训是关于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军工精神的魅力。

图片6.png

建立平台促实践,搭建与国防单位院企合作平台,通过暑期实习、专业实践和国防行等活动实现学生与企业、社会的零距离接触,持续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

立足军工行业,循环联动优化招生就业。坚持以就业促招生,围绕军工单位建设需求,在相应地区投放招生计划,形成军工“畅”,军工专业进口“旺”的新局面;坚持以需求促发展,围绕国防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责任编辑:肖正刚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发挥独特科研和科学家优势,建设育人工作优势平台。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