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案例】融在一起,以融构筑共同体之魂

2025-03-25 14:44:07 邹文成

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党支部的前身是自动控制系党支部,老支部书记、也是满意控制理论的提出者郭治老师曾说过:“控制的对象一直要在回路之中,并始终关注控制对象的状态演化。”经过几代传承与发展,党支部师生团队共同认可:老师是教育系统的执行器,学生是控制对象,在既有体系和约束条件下不断反馈、迭代加微调,才能输出满意的结果。

1999年,老支部书记郭治被查出肠癌中晚期,医生预估只能存活5年,当时郭治还承担某火控系统改造工程项目总设计师,手术后,他身上还挂着化疗药泵就外出参加技术协调会、科研评审会。郭治在罹患癌症的20多年里,从未停止过科研项目!他的做法和精神,集中体现了哈军工传统和黄大年精神,也深深影响着学院师生。支部党员向峥嵘同志是支部书记邹文成学生时代的导师,邹文成在澳门大学做博后时曾和导师电话讨论申请学会优博论文奖的材料,向峥嵘老师总是让他读出声来给他听,令邹文成同志很不解。后来得知,老师刚做完眼睛手术,无法审阅论文却仍然坚持指导,邹文成同志深受震撼。现在他也成长为一名骨干教师,用实际行动践行恩师教诲。自动化学院还组织有丰富的师生文体活动,老师学生总是共同参赛、交融共促。

图片1

“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类比此概念,自动化学院通过搭建互促平台、创设共融载体,也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教学相长、双向赋能的良好氛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了“师生成长共同体”。


责任编辑:邹文成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党支部搭建互促平台、创设共融载体,培育出教学相长、双向赋能的师生成长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