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育人|省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大赛教科院选拔赛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1-11-02 21:46:15

     为进一步提高学院教育硕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1024日上午830分,教育科学学院于田北楼202室举办了“第五届江苏省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大赛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选拔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高水红、副教授吴晓玲江苏省教育研究院基教所副所长万伟,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园长汪丽,南京市第九中学通用技术教育教师、第二届江苏省实践创新能力大赛第一名选手陈乾应邀担任比赛评委。来自教科院研一、研二的28名教育硕士参与了本次比赛。


1.jpeg


本次选拔赛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办,院学术中心承办。大赛分为学前组、小教组、综合组三个组别。其中,学前组3人,小教组7人,综合组18人。本次比赛包含“微教学比赛”和“微课题比赛”两个部分,比赛题目均由学院评委专家组统一命制,确保了比赛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在学院选拔赛之前,各专业学生可通过自主报名的方式参与本次大赛。由于小学教育专硕学位点报名人数较多,为保证参赛选手质量,小教专业于10月17日举办了一场专业内部预选赛,37名选手参与其中。选手们围绕某个知识点,依据自己的先前准备,进行了5分钟的教学活动,在板书上生动地展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此外,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也进行了专业预选赛,8名选手参加。每位选手都在竞赛的过程中展现了自己出色的一面,灵活运用了自己领域所学的教育知识。

2.jpeg


3.jpeg


比赛当天,首先进行的是微教学比赛环节,参赛选手早早地来到了候场室,按照抽签顺序依次抽取比赛的题目,认真准备教学设计。根据所抽取的比赛试题,选手们从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设计文稿的撰写,并在封闭无网络的环境中独立制作了课件。经过一个半小时紧张而精心的准备,比赛正式拉开帷幕。选手们围绕教学设计展开了5分钟的教学活动,试讲结束后,结合理论知识、学情和教学方案进行了3分钟的教学原理阐释。

4.jpeg


5.jpeg


      学前组的陈小慈同学带来的大班健康活动《消防安全我知道》,以故事导入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此起彼伏的语调、直观体验的活动充分促进了学生的理解与思考。小教组的张宇同学带来了一节生动形象的语文课——《蝙蝠与雷达》,通过知识回顾的方式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教学展示中以轻松幽默的教学语言和松弛得体的教学仪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寻找答案,充分利用学生求知的心理特点,使学生通过自我思考学会如何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综合组的侍茜茜同学带来了课程《导游服务准备》,她用一首《忆江南》将学生引入到课堂之中,通过设计游戏环节、小组合作进行情景教学,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方法也充分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6.jpeg


7.jpeg


8.jpeg


      微教学环节结束后,教科院高水红教授、吴晓玲副教授为万伟、汪丽、陈乾三位评委老师颁发了“第五届江苏省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大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选拔赛评委聘书。


9.jpeg


      经过一上午的激烈比赛,学前组陈小慈,小教组陈韵娴、丁楠、张宇、吴颖莹、张丽颖,综合组侍茜茜、金米雪、冯俐雅、娄亚露10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第二轮微课题比赛。选手们以不同阶段的教育教学难点和热点问题为切入点,从研究意义、目标、内容、方法、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预期研究成果、可行性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并进行了清晰的阐释与答辩。


11.jpeg


最终,学前组陈小慈,小教组丁楠、陈韵娴、张宇,综合组金米雪、侍茜茜6位选手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肯定,并将代表学院参加第五届江苏省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大赛。

本次选拔赛受到了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学院“知行合一”的研究生培养思路。同时,大赛为同学们搭建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实现了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教研实践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同学们实践创新能力,展现了学院研究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积极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为进一步提高学院教育硕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教育科学学院举办了“第五届江苏省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大赛选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