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课程育人|教科院2019级博士学术启航沙龙

发布时间:2021-12-03 15:28:58

2019年9月4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9级博士学术启航沙龙——开启丰盈的学术人生”活动在随园校区田北楼109会议室举行。教科院2019级44名博士新生,以及2017级与2018级博士生代表参加。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罗逾兰老师,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余嘉云老师,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史慧明老师,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邵泽斌教授,《南师大学报》编辑部主任程天君教授,南师大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王建华教授,南师大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社科英才孙彩平教授出席本次沙龙活动并与在场博士生进行交流。


图片5.png


图片6.png


图片7.png


图片8.png


邵泽斌老师进行开场分享。邵老师紧扣“开启丰盈的学术人生”主题,对其中的关键词进行了解读。首先是“开启”,学术人生具有开启、建构以及享用三个阶段,在开启丰盈的学术人生后,我们需要不断建构和丰满自己的学术人生,最后才能去享受丰盈的学术人生。随后邵老师提及“丰盈”存在的三种状态:一是在充实的学术人生中启航与积累;二是在丰富的学术人生中升华、吸收与创造;三是在丰盈的学术人生中修养自身生命和回报社会。最后,围绕着“学术人生”,邵老师向大家发问:学术人生有何内涵?学术人生有何挑战?学术人生有何喜悦?学术人生应如何度过?每个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随后,邵老师号召大家在今日沙龙活动上,围绕问题,广泛参与,畅所欲言,解决疑难。

2017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宋岭同学首先进行发言,他从自身科研经历出发,谈到博士阶段需要以大量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目为主,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逐步聚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2017级高等教育学专业郭书剑同学则围绕学术灵感与机遇进行分享。他还指出大科学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在不断增强学术专业化的基础上寻求跨学科发展,做到既专精又精深,既宽广又广博,立足于学科之内,跨界于学科之间。


图片9.png


程天君老师结合本次沙龙关键词进行了分享。围绕“开启”,程老师指出大家应尽早开启自己的博士科研生活,同时也要争取在三到四年内顺利结束博士阶段的学习;随后程老师针对“丰盈”谈到,不管是“泡图书馆”亦或是进行田野式调查,要想拥有丰盈而充实的学术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扎实做好学问;最后程老师也对在座所有博士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祝愿,希望大家能够较好地较快地“开启”,踏实且扎实地达到“丰盈”的状态,以学术为基业。


图片10.png


2019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刘飞同学围绕自己考博的原因进行了发言,并强调了兴趣对于自己继续深造的重要性。2019级教育学原理的胡雪芳同学也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分享,她谈到做好学术必须打好基础,尤其是在文献查阅、文献综述方面要下苦功夫,同时好的学术项目需要进行不断地打磨,科学严谨的态度必不可少。


图片11.png


王建华老师围绕“如何做学问”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享。首先,王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从事科研之前做好心理准备,做学问是一件需要不断挑战苦难的过程,每个人都需要有敬畏之心,付诸全力来面对它;其次,王老师也提醒大家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做到不攀比,学问可以做得不好,但心理一定要健康,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针对王建华老师的发言,邵泽斌老师向同学们强调拥有干净的学术灵魂的重要性,号召同学们只争朝夕,真真正正静下心来认真科研。


图片12.png


2019级职业技术教育学博一新生陈华若同学与其他同学的经历有所不同,作为一名高考艺考生,多次的跨学科学习经历使他对于自己的专业有着很明确的自我认知。而结合自己跨学科考博中面临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他希望能从在座老师与同学那里获得关于理论书籍选取的建议。


图片13.png


孙彩平老师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进行了深入的经验分享。孙老师指出,假如要用一个英文单词来说明“开启”,那应该是“restart”,即“再开启”或“发动”。相对研究生阶段已具有的基础,博士阶段更像是从待机状态“打火”发动到高速运转的状态;对于“丰盈”,孙老师认为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勃发且欣欣向荣的过程,由此结合陈华若同学的问题,孙老师建议新生在博一期间应该广泛阅读,致力于做基础性学习,在更广的视野内奠定自己的学术发展,强调任何领域的博士不可止于“术”,更要有“学”,要能“引领”;最后,孙老师也对现当代博士学术生活中常面临的困境与干扰分享了自己的感想,她首先指出,尽管学术叫“术”,但万不可将学问做成“权术”、“政术”和“经商之术”。孙老师还强调做学问要有梦想,若无则少牵引之力,一年级就应树立奋斗标杆,孙老师接着谈到做学问仅仅有梦想也是不够的,还需拥有坚韧的品质与体质,孙老师最后指出希望同学们做学问时能够笑从容,宠辱不惊,始终相信自己会有“花开之时”。


图片14.png


史慧明副书记表达了自己会尽力做好博士生保障工作的信念;同时,史书记还希望同学们能够集中精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业,在读博期间博览群书,提炼自己的观点,抓住灵感,善于体悟,克服困难,支持家人也要获得家人的支持。


图片15.png


2019级学校课程与教学专业的杨东亚和李亚琼同学随后进行了发言。两位同学“不求学历,只求学问”的心得分享获得了全场的阵阵掌声。作为博二博三的学长,2018级职业技术教育学的陈实同学和2017级教育学原理的陈南同学也向博一新生分享学术心得,他们认为读博期间一定要合理分配时间,在研究方法方面应注意加强实证与量化,同时也需要积极调节心态,厚积而薄发。


图片16.png


图片17.png


余嘉云书记被大家热情洋溢的学术讨论所打动。她谈到沙龙是教科院最具传统和幸福感的活动形式,她还指出,大学应有之态便是随时可听到学术的多元之声;而对于19级博士新生,余书记也表达了自己的希冀,期望他们能够传承沙龙活动,聚焦学术研究和前沿经典,研究真问题,学写真文章,勇于思辨,敢于思辨,让思想的火花尽情碰撞,同时要传承友谊,在学术中获得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情谊。

罗逾兰部长对本次沙龙活动予以高度评价。“精心”是罗部长赋予本次活动的第一个关键词,她极大地肯定了教科院对于研究生入学教育活动的精心策划;第二个关键词是“精准”,罗部长表示整个沙龙活动都围绕着“我们为什么而来”“应该如何走下去”展开,聚焦的问题十分精准;“精彩”是本场活动的最后一个关键词,罗部长认为在这样精彩的沙龙活动的激励下,在座同学未来一定会有十分精彩且美好的生活。随后,罗部长也基于自己博士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经历进行了分享,鼓励大家在学术之路上不求功利,敢于挑战,超越自己。最后,罗部长还通过朱小曼教授和吴康宁教授的例子向我们有力地证明了学术人生不只是发论文和做研究,而是依靠学术的力量与精神,支持我们更好地从事各行各业,在其中发光发热,并逐步推动我们建构起丰盈而美好的人生。

本次沙龙活动中,在座博士同学和各位领导和老师进行了热情而深入的学术交流,同学们畅所欲言,收获颇丰。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教科院“2019级博士学术启航沙龙——开启丰盈的学术人生”活动圆满结束!


图片18.png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教科院2019级博士学术启航沙龙——开启丰盈的学术人生。2019级博士学术启航沙龙——开启丰盈的学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