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教学创新,匠心培育工程英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党员教授参加西北地区教学创新联盟会议有感

2025-03-29 09:36:11 詹银晓 李宏燕 侯才生 徐艳茹 李宁

当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碰撞,当传统课堂与数字技术跨界融合,一群扎根西部的高校教师正以赤诚之心探索教学创新的实践路径。在3月8日召开的混合式教学创新者联盟西北地区成立大会上,过控系党员詹银晓李宏燕等老师与来自西北五省的三百余名教育工作者共聚一堂,在这场“思想盛宴”中汲取智慧,以行动诠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54c58e6661e7a977a051d816f1f5063

作为全国样板党支部培育单位的一员,同时又是党支部书记,詹银晓始终将党建引领教学创新视为双重使命。在苏永康教授关于AI时代教育留白 的主旨报告中,大家深刻认识到:教育不是技术的堆砌,而是点燃思想的火种。面对 AI 技术带来的教学资源膨胀,教师要成为智慧课程设计师,像设计压力容器一样精准设计教学环节 —— 既要有虚拟仿真的智能焊缝,也要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的应力空间。这种将工程思维融入教学创新的理念,恰与过控系支部党建 + 教学创新 双螺旋体系的建设思路不谋而合。

课程思政创新设计工作坊中,詹老师与西工大张磊磊教授围坐长桌深入交流,深受启发:张教授能用航空案例讲思政,过控系老师们同样可以用压力容器讲中国制造!这让詹老师想起支部正在开发的红色工程师案例库,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装备、华龙一号核电设备等大国重器的研发故事,正是最好的思政素材。青海大学吴玉帅教授现场展示的背着摄像机进课堂工作实录,让大家看到教育者的坚守:教学创新不是昙花一现的表演,而是十年如一日的深耕。

在这场教学革命的背后,教工党支部应该始终坚守红色堡垒。作为党支部书记兼系主任,要将党建与专业深度融合,组织教学痛点攻坚党日活动,与福州大学、六盘山实验室等联盟单位共建西部智能装备教学创新联合体,开展跨校虚拟教研室活动。我们深知,培养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工程人才,既要紧跟技术前沿,更要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c68d64820d18cd14cbb121866773fed

站在教育变革的潮头,詹银晓在笔记本上写下感悟:教育需要留白,但党员的初心永远满格。当系部教师们将 “红色工程师”的基因融入课程设计,当虚拟仿真技术与实体课堂产生化学反应,那些在压力容器设计中培养的严谨态度,在智能装备研发中锤炼的创新精神,终将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的硬核力量。这或许就是新时代高校教师最质朴的担当 —— 以党建红引领创新蓝,用匠心培育报国心。

责任编辑:詹银晓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3月8日,混合式教学创新者联盟西北地区成立大会召开,过控系党员詹银晓、李宏燕等参会,与教育同仁共探教学创新,践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