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新时代具备德技兼修职业精神和技术性工匠精神的人才。要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必须聚焦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的时代最强音,必须以高质量的课程体系来支撑。树人是目的,立德是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决定了我们的人才培养必须是价值塑造、知识传播与技能培养的同向同行、统筹推进。教材、教法和教师是育人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抓手。做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坚持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做好三教改革核心工作。
关键词:课程思政 三教改革 根基
一、实施背景
信息技术学院始终立足“乡村振兴”、“新基建”国家战略及青海“一优两高”、“三个最大”、“四地”建设省情,培养青海高原少数民族艰苦农牧地区信息行业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解决青海省通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人才的迫切需求。通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使学生在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具备守法诚信、严谨公正、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在助力青海民族团结、维护生态安全、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能做出贡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课程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校企合作联创“劳动教育基地”、联享“校企合作资源”、联动“教学互动培养”、联学“党课党日活动”的党建翼联党建品牌;以“三教改革”为主要抓手,确立“党建+课程+思政”的育人思路;拓展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路径,形成“1325”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图1),凸显“德技并修、铸魂育人”建设目标,实现党建引领、课程特色、思政育人综合循环螺旋上升。
二、主要做法
(一)对接课程思政策略,组建结构化教师团队,为课程树根基
坚持教学团队师德建设与教学能力培养相结合,组建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支撑,企业兼职教师为辅助、专兼结合、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现代化职业素养的教师团队,融合每一个小组学习活动、构建数字化课程思政资源库的“1+1+D”结构化教学团队,为课程育人提供坚实保障。
专业教师紧盯产业发展、新兴技术、行业应用,拓展专业知识面,积累典型案例,逐步建立团队建设质量,保证体系和诊断改进机制。一是根据教师的专业领域和课程定位完成教师团队内部的结构化分工,依托“欢迎您来我课堂”“4111”沙龙主题教研活动、专题培训等方式方法实现教法提升与创新;二是专业教师参加企业顶岗实践,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及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融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课程设计质量与教育教学水平;三是通过兼职教师能工巧匠技能展示、 交流与指导筹备校园技能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畅通校企双向协作路径;四是以项目为载体,进行科研、技术创新和社区居民知识宣传,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通过提升教师服务社会能力,实现教师“人格”育人。
(二)创新课程育人路径,编制活页式教材,为课程立本
秉持育训一体的改革理念,围绕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适应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发展需要,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相关课程和学习任务,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协同联动;在凸显职业教育职业特征的同时,建立课程思政数字资源库,体现课程育人的价值引领,编制形成“一核心三要素”的活页式教材(以真实工作过程为核心,集活页笔记、学习档案和思政资源库为一体)。综合教材、音视频、AR(VR)、思政要素等资源,与传统教材配套形成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立体式教材集合,实现职业教育教材的模块化、个性化、立体化的成果导向特征。
(三)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渗透“四维一体”教学模式,为课程铸魂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以行动导向为教学理念,注重课程内涵式发展,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采取模拟公司项目制、翻转课堂、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等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保证疫情期间教学质量不下滑,思政教育不褪色。
结合“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求,精准对接岗位技术规范,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将岗位工作任务要求的职业能力转化为学习任务;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理想信念坚定、爱国情怀浓厚、价值观念正确、职业素养良好、通用素质超强、个人发展全面六个思政视角有效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课程思政矩阵。
从教师、教材、教法、评价四个维度,形成了“四维一体”教学模式,实现思政内容协同化、立体育人网格化、思政资源数字化、思政评价增值化、育人团队结构化的教学效果。
“结构化教师团队维度”合力绘制课程思政育人同心圆;“立体活页式教材维度”拓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新路径;“混合式教法维度”使专业核心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大思政”立体育人网格体系;“德技并修评价维度”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评价点,实施特色鲜明的增值评价体系,实现课堂革命。
构建贯穿全任务的“过程性+增值性”的综合评价体系,形成“3+3+3”的评价模式,即由教师、企业工程师及学生组成3方评价主体;采用智慧教育平台、企业工程师和教师的评价及第二课堂中的贡献度量化3方评价手段;对学生在绩效、学习过程及公司内部激励3方面进行评价。
三、成果成效
“三教改革”为桥梁,促进“党建翼联”,激发企业参与育人过程。学院在专兼职教师团队、校企共建教材的过程中,逐步和企业支部建立了联学“党课党日活动”,增强政治认同;联创“劳动教育基地”引导崇尚劳动光荣;联享“校企合作资源”、联动“教学互动培养”。进而通过“党建翼联”校企合作共研教材,积极开展“党建+”活动,合作实践的《基于“模拟公司项目教学”的<通信线路施工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基于模拟公司制项目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得青海省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基于三教改革的<通信工程监理课程建设“四维一体”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得青海省第二届教学成果奖三等奖,立项青海省“十四五”规划省级重点课题。
“三教改革”为抓手,促进政种子培育工程,提升朋辈影响力。学院在长期的教法改革中抓好学生会、学生党建社区和团总支等朋辈互帮互助的力量,通过朋辈宣讲通信信息行业劳模事迹,青藏高原“五个特别”精神;通过基站美化罩设计、ODF架整理大比拼等活动展现通信工程课堂立美、实践立美、环境立美,树立创造美好生活意识,引领学生实现自我、服务社会。通过全程、全员和全方位的育人,育人评价效果不断增强。
四、经验总结
综合评价机制科学健全是“三教改革”的首要任务。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实施综合评价,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评价、多方法评价的“三全一多”综合评价机制,发挥课程思政评价的检测、追踪、反馈与激励作用。
“四维一体”教学模式应用是“三教改革”的有效途径。该模式在校内应用于15个班级800余名学生,通过“4111”沙龙面向各专业进行示范、交流。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学习态度得到明显改善,“德技并修、铸魂育人”的育人目标效果良好。
突出打造品牌效应是“三教改革”的必要手段。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强化党建引领,形成思政活动品牌。《通信工程监理》入选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基于思政社团“思政种子培育工程”立项青海省“十三五”规划省级重点课题,立项3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四、经验总结
综合评价机制科学健全是“三教改革”的首要任务。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实施综合评价,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评价、多方法评价的“三全一多”综合评价机制,发挥课程思政评价的检测、追踪、反馈与激励作用。
“四维一体”教学模式应用是“三教改革”的有效途径。该模式在校内应用于15个班级800余名学生,通过“4111”沙龙面向各专业进行示范、交流。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学习态度得到明显改善,“德技并修、铸魂育人”的育人目标效果良好。
突出打造品牌效应是“三教改革”的必要手段。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强化党建引领,形成思政活动品牌。《通信工程监理》入选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基于思政社团“思政种子培育工程”立项青海省“十三五”规划省级重点课题,立项3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图10 思政活动品牌建设成果
五、推广应用
在长期的“三教改革”实践中,“1325”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在学院教研活动会等学术交流中作为课程思政案例被推送和研讨。相关的课程思政思路在团队成员的其他课程,如《5G技术》《5G基站建设》中有进一步应用。
“党建+”和“三教改革”完美结合,得到了学院党员和教师的认可,并积极参与其中。同时推广到共同探索“党建+教研活动”“党建+课程建设”“党建+课程思政”等一系列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活动。
在“三教改革”的实践过程中,1人参加2022年全国技工校教学能力大赛,获二等奖;学院4支团队参加2023年校级优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1个团队获二等奖,3个团队获三等奖;2支教学团队参与2023年青海省教学能力大赛,分别获一、二等奖。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