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大师生用脚步丈量八闽,实践课堂书写青春担当
在充满活力的夏季,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的一支支青年实践团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将专业所学融入祖国大地,用脚步丈量省情民情,以实干诠释青春担当。
2025年暑假,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校团委联合组建多支实践团队,超过3000名师生奔赴全省各地,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扎实、成果丰硕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追寻领袖足迹、助力乡村振兴、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基层治理,在实践中书写新时代职业院校学子奋发有为的生动篇章。
追寻领袖足迹,感悟思想伟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实践成果,成为青年学子深刻理解新思想源头活水的生动教材。我校多支团队循迹而行,在实地体悟中增强认同、凝聚力量。
“数字化条件下,晋江经验如何创新发展”实践调研团,走访安踏、恒安、盼盼等9家代表性企业。师生们深入智能生产线与数字化农业设施,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深切体会到“晋江经验”已从“爱拼敢赢”的精神内核,演进为以数据驱动生产优化、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走进厦门经济特区,一善书院组建的“鹭岛潮涌·筑梦前行”实践团深入深田图强文史馆、厦门自贸片区、青礁村芦塘社和远海自动化码头等地,透过这座城市的战略视野与发展实践,读懂中国之治的底层逻辑,更坚定了以青春投身新时代建设的信念与决心。
追随习近平总书记“三进下党”的足迹,“闽韵馨声,薪火逐光”探索团,走进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重走“党群连心路”,在绿水青山间切身感受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并通过有声书、思政微课等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富有特色的“下党故事”传播得更远、更深入人心。
前往“乡镇企业一枝花”陈埭镇开展实践,团队在晋江图书馆翻阅文献,梳理陈埭镇产业变迁。师生还走进社区街巷,收集民生转变数据,感知“晋江经验”实践脉络。团队撰写《晋江市陈埭镇民营企业40年发展变迁调研报告》,并制作实践纪录片与主题图册。
“烽火内坑,红色筑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实地探访五峰公园内的晋江地方党史文化长廊、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烈士纪念碑和亭顶村红色粮仓等多处红色遗存。团队通过手绘红色文化绘本的形式,生动展现红色文化内涵。
“薪火传晋·红色根脉守护”社会实践团,充分发挥建筑工程、工程造价专业优势,对晋江市内坑镇、安海镇33处革命遗址进行地毯式信息采集与评估,利用BIM技术建模,为政府部门分级保护、修缮利用及教育传承提供可行性建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